周励萍: 30年坚守点亮智能世界
创业破局:从代理到创造
1992年,周励萍创办了杭州高科电教设备有限公司。“当时一台进口投影机要卖17000元,只有大学才买得起一两台,放在阶梯教室用。”周励萍回忆起初入行的艰辛。代理之路并非坦途,设备故障频发,外方售后态度强势,动辄判定“人为损坏”,收取高昂维修费。但正是这段“非常痛苦”的经历,点燃了她心中自主创新的火种:“为什么美、日的产品在中国这么受欢迎?难道我们就不能生产出比它们更好、更可靠的产品?”
转机出现在一次维修经历。团队拆解了一台故障展台,发现“洋品牌”并非不可超越。“我们重新设计模具、控制面板,连按键布局都优化了。”1996年,杭州高科自主研制的首款视频展示台面世,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功能却更贴合中国教室需求。这款产品迅速普及到中小学每个教室,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我们让多媒体教学设备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周励萍说。
创新是高科的基因。2000年,其独立研发的视频展示台在德国捧回红点设计奖;2002年,多媒体集中控制系统丰富了产品线;2006年,高科交互式智能白板成功通过教育部检测认证,推动了中国课堂从“黑板粉笔”迈向“触摸互动”的时代变革。“技术没有天花板,只有不断突破的起点。”周励萍表示。
技术跃迁:用AI重构场景
技术的脚步从未停歇。当发现投影机存在亮度衰减、环境光干扰等局限时,团队又将交互式白板技术延伸至电视机屏幕,推出交互式一体机,无需投影,直接在屏幕上书写、操控电脑资源。
如今,这一产品线已迭代至GAOKEview教学一体机GK-A12,并深度融入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高科在智慧教学和智能办公两大领域的拳头产品。
在会议室场景中,高科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会议平板集时尚工业设计、流畅智能书写、无缝多屏互动、高效远程协作于一身。“会议室里谁在发言,摄像头就会智能追踪、聚焦到他身上,完全自动识别声源。”此外,其AI同声传译功能还能实时翻译多国语言。“西班牙客户说一句话,中国同事屏幕上直接显示中文,彻底告别同声传译的繁杂。”周励萍介绍。
高科的另一款创新产品——电子画框屏,则通过植入AI算法,赋予静态艺术品以灵动生命。“油画里的人物可以动起来,《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千古名作,也能让画中的人物熙熙攘攘‘活’现。”周励萍举例道。这一创新应用已在临平水乡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落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互动性极强的颠覆性艺术体验,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过硬的产品离不开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品质背书。高科工贸每年将20%~30%的营收投入研发。目前,公司拥有10项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并荣获“全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十佳品牌”“软件企业”“中国电子白板十大品牌”等多项荣誉。
对于后来者,这位创业老兵语重心长:“创业者要不停的学习,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企业里面,要多走出去看,甚至跨行业地看。”开放的心态与跨界视野,是她认为在快速迭代时代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出海远征:用质量与文化叩开世界之门
2009年,高科工贸在德国科隆设立了第一家海外分公司GAOKE GmbH,正式吹响进军全球市场的号角。
为何选择出海?“海外市场仍有巨大潜力。”周励萍指出,许多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水平与中国10年前相似,市场空白为高科提供了发展机遇。此外,通过出海,企业可倒逼自身技术升级,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出海最难的不是产品,而是‘落地’。”周励萍坦言,海外市场对认证规范、专利布局、产品质量要求极为严苛,高科工贸为此建立了严苛的质量管控机制,返修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同时,高科工贸严格遵守国际规范,累计获得CE、CB、ROHS、TUV、ENERGY STAR:registered:等认证超百项。
更深层的挑战是文化交融。“和外国客户交流,懂他们的文化,距离瞬间拉近。”为此,周励萍坚持带领团队参加全球顶级展会,在对话中寻找文化共鸣。“中国制造要在世界立足,需要跨文化品牌专家。做企业的最高境界是做文化,在国际市场上更是如此。”
如今,高科产品已销往65个国家和地区,在德国慕尼黑建立全资子公司,出口占比高达60%,在20余个国家签下国家级总代。
回顾32年风雨兼程,周励萍满怀感恩:“我们真的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政府的支持如春风化雨——余杭区政府及街道领导多次走访,组织专业辅导协助企业认证,并提供展会补贴、海外证书认证补贴、海外仓补贴、服务外包补贴等实实在在的帮助。
站在新起点上,周励萍的目光投向更远处。“资本整合是必由之路。”她指出,有资本加持的企业能瞬间突破瓶颈,单打独斗难以为继。高科正积极筹划对接资本市场,为下一步飞跃蓄力。
产品端则全力拥抱AI。“AI极大降低了管理运营成本,更是新一代用户的核心需求。”她笑言要抓住“90后思维”——主打一个“懒”。她表示,高科工贸将持续加码AI在教育行为分析、智能会议、艺术展示等场景的应用,让产品更智能、更“懂”用户。
周励萍为高科工贸描绘的愿景宏大而清晰:“我们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教室、每个办公室、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从胶片投影时代的微光,到AI智能教室的璀璨星河,周励萍与她的高科工贸,始终以创新为灯,以质量为舵,在科技赋能教育与人际联结的浩瀚海洋中,坚定航行。本报记者 陈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