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创新浙江”在行动

  (上接A1版)

  浙江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加强财政、金融、用地用能等政策支持保障,优化整合提升存量政策,迭代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好“4+1”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并增强政策兑现的及时性、便捷性、可操作性,让各类创新主体有感有得,凝聚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强化人才队伍支撑,壮大“第一资源”激发“第一动力”。

  根据智联招聘“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2020年至2024年,杭州人才流入占比稳定在3%左右,人才流出占比则从2.0%降至1.6%,凸显引才、留才能力,城市人才吸引力稳居前列。

  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探索“编制在高校、工作在平台、服务在企业”等用人模式,全面推进人才“企业认定、政府认账”工作,更好促进人才有序流动……浙江多措并举壮大人才“第一资源”,支撑创新“第一动力”。

  ——强化干部能力支撑,更好把握发展形势、善用创新思维。

  2024年底,浙江省委面向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的“六干”精神。其中的“创新干”要求顺应改革发展形势、善用改革创新思维,抓好创造性落实,打造标志性成果。

  学好用好AI,是浙江广泛组织全省党员干部提高创新发展能力的必修课。3月中旬,由浙江省委书记王浩点题并审定方案,浙江通过“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对全省干部开启为期两个半月的人工智能通识及应用网络专题培训。

  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前列

  位于台州玉环市的武创智达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机械、电子、控制、软件等4个自动化核心技术研发团队,深耕技术创新,实现从普通的桁架机器人到2D、3D视觉机器人,再到支持定制化生产特殊工业机器人的跨越式发展。

  浙江各级干部、科研机构、企业等表示,当前建设创新浙江的氛围、机制、环境、生态越来越好。

  事实上,在“八八战略”指引下,20多年来“创新”一直是浙江改革发展的关键词。

  早在2006年,浙江省委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作出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此后,浙江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首位战略,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稳居第一方阵。

  当前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浙江将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浙江省委表示,建设创新浙江,是深入贯彻“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动力源和重要支撑。

  锚定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浙江建设紧锣密鼓。

  2024年11月召开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12月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的创新浙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保持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接连召开深化“数字浙江”建设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工作座谈会,不断加快创新浙江建设步伐。

  浙江省科技、经信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地市,则围绕创新浙江落实落地展开密集部署。

  选聘“产业教授”300名以上、“科技副总”700名以上,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新组建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15家以上,确保科创强基项目完成投资410亿元以上……浙江省委科技委员会办公室明确了今年多项量化目标。

  加快打造应用示范标杆、建设高质量行业语料库、构建开源发展生态、推出政策集成创新……浙江省经信厅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融合应用。

  站上发展新起点、增创发展新优势,创新浙江建设步履铿锵。

  浙江省委表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提供强劲动力、奠定坚实基础。邬焕庆  方问禹  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