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金华金融机构最大程度争取增量政策,进一步激发外贸发展活力

到期融资应续尽续新增融资应贷尽贷

  本报讯  “用了‘义支付’,美元到账后自动结汇成人民币,还能审核款项安全性,避免了银行卡冻结风险。”日前,在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入驻企业浙江美之源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义乌是全球外贸的“晴雨表”,也是浙江外贸成就的重要贡献者。随着义乌启动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今年10月,“义支付”获批开展市场采购出口收结汇业务。10月14日,作为义乌第六代市场——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正式开业运营,一批着眼数字贸易、品牌出海的商户涌入中心。

  主营香薰、化妆品的美之源便是其中之一。入驻不到一个月,该公司已经将商城的AI设计、AI视频等小程序玩得很溜,还享受到借助“义支付”开展市场采购出口收结汇的便捷。

  “亦莎珍珠”也是入驻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的一家企业。得益于农行的信贷支持,公司一次性盘下86平方米的门店,推出了拥有外观专利的刀马旦等系列原创珍珠产品。“金融扶持让我们敢于加大投入,门店融入中式与多国风格元素的装修费用,也通过合理融资顺利落地。”老板孙灵娟介绍,如今公司的产品销往利比亚、泰国、西班牙等30多个国家,还通过整店输出模式助力海外客户拓展市场。

  2024年底,国务院批复同意义乌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吹响了义乌新一轮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号角。今年,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从外汇、跨境人民币、跨境支付、数字金融、融资服务等7个方面提出17项针对性举措,进一步激发外贸发展活力。人民银行金华市分行副行长沈伟新介绍,在支持外贸主体上,金华全市的金融机构最大程度争取增量政策,到期的融资应续尽续,新增融资需求应贷尽贷。同时,金融机构还根据外贸领域重点支持企业清单加大服务对接与融资支持,今年1—9月共发放重点外贸企业贷款170亿元,同比增加81.2亿元。

  一系列的举措正让红利落地生根。记者了解到,今年1—9月,金华全市外贸出口6993亿元,增长21.1%,居浙江省第一位。

  浪莎集团是行业的“老牌”龙头企业,深耕袜子、内衣、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外贸高峰期销售额高达1亿美元。董事长翁荣金介绍,在金融的支持下,企业获得银行长期流动资金贷款。“早在1994年,工商银行就为公司开了基本户,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迄今为止公司已获得超8亿元周转资金支持。我们注重风险控制,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借助稳定的政策环境和高效的金融服务,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拓展。”翁荣金说。

  作为义乌本土成长起来的跨境物流服务商,浙江赤道供应链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际物流代理,国内仓库面积达1.5万平方米,海外拥有仓库总面积超2万平方米,为亚马逊、希音、Temu等平台企业提供头程物流、清关、仓储等全链路服务。关税上调后,中信银行基于企业3个月的账期,主动为企业额外申请了2000万元海运费融资的信用额度,并常态化提供锁汇、结汇等跨境金融服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则为企业提供购汇方面的风险保障,太平洋产险为其出入库商品的遗失风险兜底。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中信银行等机构的金融支持与义乌市政府的保费补贴,公司有效应对了3个月账期带来的资金压力。本报记者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