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孙铭铭:用专业守护生命个体的保险人

  “保障型保险不能锦上添花,但是可以雪中送炭,助其缓解家庭压力,降低意外风险带来的损伤。”这是孙铭铭微信朋友圈封面上的一段话。触发他投身保险事业的直接原因,是他半年前目睹了一位朋友因为缺乏提前规划风险的意识,“一场病掏空十年积蓄”的人世艰辛。

  孙铭铭的这位朋友在杭州务工,工作多年渐渐步入正轨,家里人出资协助在杭州按揭买了房。在新城市就要站稳脚跟后,风平浪静的生活让他感觉生活很平稳,就把西湖益联保及其他健康险都断了。不料在一次例行体检中,他的母亲不幸查出卵巢癌。每个月需要自费承担6000多元治疗费用,高额费用让他不敢用进口药。生活的重负一下子让他陷入困顿,重压之下听力出现了下降的状况。

  于是,“托底人生,帮助更多人科学规划人生保额”成为孙铭铭新的职业规划。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他,将目光投向了养老、销售相关领域。最终中国太保寿险“做一家负责任的保险公司”的定位和全面的产品矩阵吸引了他,并成为中国太保寿险杭州中心支公司的一名业务经理,并在省公司潮Cπ的组织队伍中很快成长起来。

  “保费支出并不是一项简单意义上的生活成本开支,而是把生活中不确定的风险转移,具有底线思维才是称得上智慧的投资方式。”孙铭铭认为。他尝试利用原先从事工程审计工作的积累,以安责险为话题和切入口,与圈子里的建筑老板聊人生的风险规划,为他们制定保险计划。

  与传统的保险业务员靠“拉关系,讲人情”的工作模式不同,孙铭铭认真学习和研究每一项保险条款,提出自己的发问,寻求专业的解释,他把客户放在了整个保险链条的中心位置而非产品。“保险绝不是‘推销话术’,它原本就是为人们对抗风险的‘盾牌’。”孙铭铭有感而发。在潮Cπ学习钻研保险知识、努力实践保险业务的半年里,孙铭铭超越了团队对他的期待,脱颖而出,成为能够独当一面、有口皆碑的保险工作人员。

  “要抓紧时间为老年人做好储蓄和养老的保障。”孙铭铭选择坚守一路走来的初心,把自己的生活居住所在地杭州市萧山区闻堰街道作为先期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为下辖村居的“一老一少”群体普及保险观念,提供教育金、养老金等基础保障。

  在他的悉心讲解和尽心奔走中,已有10多位村民获得如蛮好人生储蓄险这类覆盖寿险、分红险等的基本保障方案。“铭铭很替我们考虑,他讲的保险我们都能听得懂”是村民们对孙铭铭的一致评价。

  “半年太保路,我从‘保险小白’变成为多个家庭提供保障、理财方案的康养财富规划师。潮Cπ的历程让我更坚定:短期拼学习力,中期拼专业度,长期拼信任感。期待与团队伙伴一同续写更多的‘保障故事’!”孙铭铭说。本报记者  赵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