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动能”驱动创新融合
余杭以“党建链”赋能未来产业
作为活动周的序幕,政策培训会于10月23日率先举行。会议聚焦电商产业与“小升规”企业政策,通过专家解读推动服务下沉,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引导与对接服务,助力链上企业把握发展机遇。
在10月24日的主场活动中,与会嘉宾首先参观了类脑智能新展厅,深入了解产业前沿进展与发展潜力。
余杭区副区长罗建强介绍,余杭区始终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已成功入选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在类脑智能这一核心赛道上,余杭前瞻布局,已集聚之江实验室、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以及一批标杆企业,构建起“科创平台—领军企业—产业生态”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当前,余杭正以“环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为抓手,通过设立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举措,打通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罗建强表示,余杭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化类脑智能等五大优势领域的产业链党建工作,推动“三链”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创新余杭、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余杭区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领域)产业链党建实施方案》在现场正式发布,为产业链党建工作的系统化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在党建联建签约环节,多家科创代表企业及高能级科创平台与人工智能小镇党委、余杭区科技局、余杭区金融监管支局共同签署协议。
最后,与会领导共同参与了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1024“智·链”未来活动周启动仪式。
在经验交流中,中电海康集团和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分别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角度,分享了党组织在推动协同创新、促进资源整合、助力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实践与成效,展现了链上单位通过党建引领,打破壁垒、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主旨分享环节则聚焦技术前沿,之江实验室研究专家和杭州神络医疗科技董事长分别围绕类脑计算、植入式神经调控等方向展开专业分享,展现了类脑智能从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广阔前景。
为增强科技人才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活动同步推出“‘码’力全开的1024数字游乐园”程序员嘉年华。“π-club成长营”与“1024爱‘码’士市集”两大互动区域设置了技术共创、极客挑战、非遗体验、能量补给与健康关怀等项目,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与创新文化气息,体现党建工作中“服务人、凝聚人、激发人”的深层理念。
近年来,余杭区在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领域)持续深化系统布局与政策协同,逐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在实践中,全区创新提炼出以“1024”党建工作法为代表的组织体系,推动党组织覆盖向产业一线延伸,并在组织建设、引才育才、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生态构建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党建引领、政策赋能、平台支撑、人才驱动”的全链条培育模式。
而本次活动的开展,正值杭州市全力推进“三链”党建工作的关键时期。余杭区积极落实部署,聚焦类脑智能等新兴重点产业,探索以组织链融合产业链、拓展供应链、牵引创新链的实践路径,着力破解“三链”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与创新链各环节之间的高效协同,持续构建“政府+链主+平台+企业”的融合发展共同体。
“产业链党建不仅是组织建设,更是服务和凝聚。”余杭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余杭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领域)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推动“党建链”与“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耦合互动,为未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持续的“红色动能”。本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高山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