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助力丰收,金融添力“三夏”生产

德清农商银行走访莫干农场,向茶农了解备耕情况,为“莫干黄芽”采摘期做准备。蔡俊 摄
银行客户经理深入枇杷种植农庄,向种植农户深入了解枇杷种植规模、产销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
安吉农商银行走访当地果园,为果园主发放贷款50万元。
  金色的麦浪翻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丰收盛事中,金融力量成为守护粮农“钱袋子”、保障夏耕夏种的坚强后盾。湖州金融监管分局依据《浙江金融监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普惠金融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抢抓农时,备足金融资源,优化产品服务,强化科技赋能,勾勒出一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

  通讯员  沈玥  本报记者  蔡家豪

  金融赋能支持夏耕

  夏耕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早稻生长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多发时期,农业生产面临较大风险。湖州金融监管分局在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下,要求辖内保险公司加大农业保险推广力度,抢抓定损窗口期,积极引导农户报案,尽早启动查勘定损,建立夏粮理赔绿色通道,充分运用无人机、遥感等科技手段,提升理赔精准度。

  早稻承保期间恰逢梅雨季节,人保财险湖州市分公司农险承保人员沈波克服大雨天气,紧抓农时,紧锣密鼓地开展早稻承保工作,为农户提供夏粮风险保障。钟管镇沈家墩村早稻种植户闾仲金说:“很感谢人保财险的承保工作人员冒雨赶来为我的水稻承保,上了保险心里也就有底了。去年我家的早稻田被淹了,多亏了保险赔款,才能及时补种,不然秋收的时候产量会大大降低。”

  中华财产保险股份湖州中心支公司则坚持科技赋能,将农险科技工具深度融入生产支持环节,利用承保空窗期,投入搭载高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对已播种的早稻区域进行周期性低空遥感巡视,一旦发现出苗率显著偏低或明显生长受阻区域,将具体位置、严重程度及可视化影像资料推送至对应农户手中,辅助农户迅速制定并实施补种、追肥或排灌调整等田间管理决策,变被动理赔为主动防灾减损。

  截至目前,湖州全市保险机构早稻承保面积21811.06亩,提供风险保障2617.33万元。

  金融甘霖浸润梅枝

  如果说红杨梅是心头的“朱砂痣”,白杨梅无疑是眼里的“白月光”。夏至杨梅满山头,莫干白杨梅因其稀缺性与高颜值,成为今年果园里的“顶流”。

  “您瞧这通体雪白、粉中带红,白杨梅就这样,不懂行的还当是没熟透。”莫干杨梅山的果农金爱国介绍,白杨梅对光照要求特殊,喜欢早晚见光、忌强阳直晒,生长周期比普通红杨梅略长。今年杨梅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落果率高、采收率低、品质不高,金爱国想通过搭大棚、防虫网等设备来增加杨梅产量,却因缺乏资金而发愁。

  德清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胡丽婷主动走访金爱国的农场,详细了解生产经营状况,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广“丰收德美贷”线上贷款,让种植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在手机上办理贷款,实现贷款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办理。当天,该行就向金爱国发放10万元贷款,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

  据统计,截至7月末,德清农商银行已为周边杨梅种植农户发放了超200万元助农贷款,有力推动了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夏耕夏种注入金融活水。

  金融活水沏泡好茶

  在莫干山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嫩绿的茶树芽尖在阳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生机。莫干黄芽,作为当地久负盛名的特色茶叶,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寄托着茶农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然而,每年夏耕夏种之际,资金周转困难常常会成为茶农们发展路上的“拦路虎”。

  沈婵樱是德清莫干山黄芽茶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凭借着精湛的种茶技艺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在市场上小有名气。“今年,因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计划引进更先进的种植设备,但资金缺口成了‘拦路虎’,想要融资,又没有固定资产可以抵押。这边机器到不了位,那边又等着出货,真难哎!”回忆起当时的困境,沈婵樱连连发出感慨。

  湖州银行德清支行得知沈婵樱的困难后,安排金融服务专员洪旭静主动上门对接,深入茶园实地考察,详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茶叶种植规模及未来发展规划。针对该企业的资金需求,银行为其量身定制了特色融资方案,通过信用贷款和“随借随还”的灵活还款方式,为企业发放了220万元贷款,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多亏了湖州银行的支持!现在,我的茶叶不仅畅销县域市场,还逐渐走向全国,赢得了国内市场的青睐,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多了约300万元。”面对未来,沈婵樱信心满满,立志要让莫干黄芽香飘万里。

  金融服务守护粮种

  风吹麦浪,蝉鸣夏忙,德清县下渚湖街道禾方农业负责人王方顺承包土地共一千余亩用于种植水稻和小麦,是当地规模较大的种粮大户,正值夏耕夏种的关键时期,今年在面临小麦收割时存在收割机老化需重新采购的问题,资金缺口让他一筹莫展。

  农业银行湖州分行了解到王方顺的问题后,立即上门对接,制定特色金融方案,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产品,通过信用方式为王方顺解决了200万元融资需求。贷款到账后,王方顺立即着手采购新的机器设备。

  “农时不等人,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我可以马上采购新的机器设备,相信今年夏粮种植一定有个好收成。”王方顺说。

  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顺畅地转化为新一轮耕作的希望与动能,共同绘就着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湖州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不断创新产品,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护航“三夏”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