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家精神共筑科技强国梦
杭州市上城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在科普剧《追光少年》中拉开帷幕。该剧由上城区科协联合杭州市蒋筑英学校共创,以跨越时空的“电磁对话”为线索,讲述科学家蒋筑英的科研故事与精神传承,激励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榜样,勇于探索、敢于追梦。
活动现场发布了上城区科普资源包,为公众提供涵盖卫生健康、科普反诈、前沿科技等多领域、多形式、多样化的科普精品,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上城区新质生产力科普讲师团在活动现场成立。浙江省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科普馆副馆长陈岩,杭州视觉部落创始人、第八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金奖获得者周勇等7位讲师代表获颁聘书。
活动现场还成立了“人工智能创享空间”,该空间旨在共建一个开放、协同、共享的高水平科普与创新平台。
随后,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流体智能与信息化实验室负责人范迪夏围绕《未来水下机器人畅想》作主题分享,展现科技赋能社会发展的广阔前景。
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今年全国科普月活动是自新修订的《科普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的首个全国科普月。科普主题活动从以往的“科普日”拓展为“科普月”,是一项事关全民、关乎长远与未来发展的奠基性工程,体现了国家对于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科普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外场同步设置了“SciLuck科普长桌”互动展区,通过图文展示、实物模型与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拉近公众与科技的距离,生动呈现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科技创新的现实成果。
上城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将开展150余场重点活动,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为上城中央创新区(CID)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报记者 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