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全国推行“一件事”服务
国产小客车上牌将迎来巨变
10月14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将自1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一件事”,同时推出6项公安交管“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进一步提升公安交管服务质效。购车者可以在家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办里完成,国产小客车新车登记上牌正式迎来数字化革新。
数字赋能告别往返奔波
多年来,新车上牌流程繁琐、耗时较长,一直是车主们的“心头痛”。传统上牌流程需要车主辗转于销售、保险、税务、车管所等多个部门,纸质材料多、排队时间长。
在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表示,新车上牌“一件事”改革的核心在于“拆壁垒、聚数据、优流程”。公安交管部门积极对接工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推动车辆销售发票、购置税、保险等信息共享核查。这一改革实现了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全业务数字化办理,纸质凭证全面取消。
一站式新车上牌,减少办事时限。群众可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集成选车、购险链接和选号、上牌等服务,一站办结所有选号上牌业务,实现足不出户登记上牌。
通过与工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信息联网,将原来由不同部门出具、需要群众携带的所有纸质材料,全部实现了电子化转递核查。据测算,每年将为群众减少提交纸质材料1亿多份。此外,依托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方便群众在互联网端“只进一个门”办理公安交管业务。
选号上牌业务用半个小时就可以办理完成,大大压缩了大家办事时间。通过数字化、集成式的服务,解决了群众原来多部门跑、多窗口跑、排队长、办事难的问题。购车上牌不再需要到办事窗口办理业务,大大减少了群众往返办事的负担。
记者也采访了身边实际体验了这项便民服务的购车者。车主反映,在汽车经销商处付完购车车款提车回家后,就可以自行在手机“交管12123”App上操作完成。购车者只需按照操作提示上传或者填写购车后拿到的新车相关资料便可,整个过程在20~30分钟左右。在完成新车首次注册和新车选号后,3个工作日便收到了新车的登记证书、行驶证、和号牌,整个过程相当顺利和便捷。
据了解,目前公安部已协同30多家汽车企业实行“新车预查验”,实现新车信息联网共享,进一步完善优化信息系统功能,指导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健全配套制度、优化网办流程、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同时也将推动更多汽车生产企业共享新车预查验信息,不断扩大改革覆盖面。
6项“一网通办”服务新措施
一是网上办理解除机动车抵押登记。推进与金融机构机动车解除抵押信息联网核查,通过“交管12123”App、短信等方式提醒机动车所有人,实现网上直接办理解除抵押登记,免予到窗口办理。
二是网上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对机动车登记证书灭失、丢失或者损毁的,便利机动车所有人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补换领机动车登记证书。
三是推行机动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全面推行机动车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申请人可以直接到车辆迁入地申请并办理机动车转籍,无需再回迁出地验车、提取纸质档案。
四是便利网上办理驾驶人考试业务。对无法按照预约时间参加驾驶人考试的,允许申请人通过“交管12123”App提前一天取消考试;对学员报考后申请变更准驾车型的,便利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办理。
五是网上申请校车驾驶资格。便利通过“交管12123”App申领校车驾驶资格,免予提交纸质申请材料,公安交管部门联网核查申请人申请条件,对符合条件的,签注驾驶证或者重新制作并邮寄驾驶证。
六是推行网上办理大件运输车辆临时号牌。对大件运输车辆已经在企业所在地公安交管部门按规定申领过临时行驶车号牌,且规范使用临牌从事大件运输的企业,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向企业所在地公安交管部门为该车辆再次申领临牌,不需要提交纸质申请资料,服务大件运输行业规范发展。
便民改革一直在持续
随着11月1日的临近,我国机动车登记制度将迎来历史性变革。从曾经的“跑断腿”到如今的“掌上办”,折射出的是公安交管部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深刻转变。手指轻点,车牌到家,这一幕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成为现实。
其实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一直在持续,累计创新推出160多项高效便利的服务举措,减少群众企业办事成本1000多亿元。推行减证便民、跨省通办,为群众减少办事材料40多亿份,便利1亿多人次跨省异地检车、考证、补换证。创新线上服务、一网通办,推广应用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手机App,用户超过5.8亿,日均访问量2700万人次。
改革的脚步并未停歇,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表示,将进一步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持续深化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未来,人民群众将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均等化、便利化交管服务。
本报记者 王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