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民生福祉筑牢安全防线
![]() |
| 安吉农商银行为余村村民讲解“两山绿币”运行模式。 |
![]() |
| 中国银行湖州市分行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互动性金融宣传教育活动。 |
![]() |
| 平安产险湖州中心支公司走进电台普及金融知识。 |
![]() |
| 德清县银行保险机构进养老社区宣传金融知识。 |
![]() |
| 浙商银行长兴支行打造“银发驿站”特色宣传阵地。 |
![]() |
| 建设银行湖州分行在“浙BA”现场开展宣传活动。 |
进农村 网格宣传“零距离”
安吉金融监管支局指导安吉农商银行余村支行举办绿色金融知识讲座,邀请了余村部分村民参加。活动现场,村民们围坐一堂,通过生动的PPT演示,共同探索“两山绿币”的奥秘,了解绿色金融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原来绿色生活还能这样玩,真是长知识了!”村民李大爷笑呵呵地说。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绿色金融知识讲座不仅提升了村民的金融素养、促进了绿色理念的普及,还拉近了金融机构与农村群众的距离,激发了大家参与绿色生活的热情。接下来,安吉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与农村地区的合作,开展更多形式的金融宣教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进学校 暖心护航“花骨朵”
中国银行湖州市分行携手湖州文旅集团,共同走进湖州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季现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新生群体”开展金融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现场,反诈防骗乐园、反假防非案例故事传播、保护个人征信小贴示等丰富多彩的互动,让大学生们受益匪浅。浓厚的湖城江南文旅生活体验,让金融与文旅深度融合,为莘莘学子送去了满满的金融关爱。
杭州银行湖州分行积极联动当地安全主管部门,主动搭建“警银校”三方联动机制,将金融安全教育送进校园。活动中,民警与银行讲师配合默契,运用当地发生的真实案例,生动剖析了当前针对青少年的常见诈骗手法。这种通过沉浸式情景模拟和互动问答,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掌握了识别和防范诈骗的要领。“这种形式太棒了!学生们在游戏中就学会了重要的安全知识。”校方负责人赞叹。这场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少年群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更为构建平安校园提供了有力支撑。
进电台 发出宣教“好声音”
平安产险湖州中心支公司进电台开展特色宣教活动。活动围绕广大群众关心的保险承保、理赔服务、金融反诈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旨在普及保险知识,提升公众金融安全意识。节目中,针对消费者经常遇到的理赔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时特别强调金融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向公众普及相关反诈知识,提升全民金融素养。
平安产险有关负责人表示:“电台宣教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是普及金融知识的重要渠道。我们还将继续丰富电台宣教内容,创新宣教形式,让金融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进站台 银发宣教“暖人心”
浙商银行湖州长兴支行创新推出“银发驿站+公交站台”特色宣传模式,将金融知识普及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在位于湖州市长兴县雉城街道的长兴支行门口的公交站台,印有“浙商银行银发服务驿站”的专属站牌引得不少市民驻足,一句“热了、冷了、累了,欢迎歇歇脚”的温馨标语赢得了老年群体连连称赞。
“以前等车只能干坐着,现在能学到实用的防诈知识,这个设计真周到!”正在候车的李奶奶指着宣传栏笑着说。不少市民表示,这类“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既缓解了等待焦虑,又增进了金融安全意识。
“银发驿站”是浙商银行湖州长兴支行联合长兴县交通局打造的服务老年客群的特色品牌,除提供饮水、充电等基础便民服务外,还定期开展金融知识微课堂、智能设备操作指导等活动。此次公交站台宣传点的设立,标志着该支行将金融服务半径延伸至城市公共空间。
进社区 守护群众“钱袋子”
德清金融监管支局靶向宣传、精准发力,将防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诈骗作为宣教重点,结合养老社区防非打非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组织金融宣讲团进养老社区开展宣教,提高老年人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德清金融监管支局联合地方部门组织40余家银行保险机构,在老年人活动频繁的社区广场举办“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集中宣教活动,综合施策,打造“全覆盖、高精度、可持续”的金融消保新生态。活动期间,共组织养老社区宣教20余场,触达老年人群体千余人。
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更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是金融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阵地,将继续加大宣教力度、创新宣教方式,让金融知识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切实守护好大家的“钱袋子”。
进商圈 办好为民“一件事”
建设银行长兴支行、德清支行金融宣教队走进“浙BA”城市篮球赛,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通过“赛事+金融”的创新融合,立足篮球赛场景进行宣传,把篮球热浪中的“金融课堂”带到群众生活中,为构建安全、便捷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在9月“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期间,湖州金融监管分局在“湖州大银家”公众号上循环展示了湖州银行、人保财险等数十家优秀金融机构的优秀宣教活动,引导辖内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基层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的对接,进一步拓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形成金融知识宣传的社会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