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AI赋能解锁低空新场景

  本报讯  9月27日,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核心产业活动——“低空经济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对接会”在杭州大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对接会以“AI赋能共探低空新场景 ·产业协同商通全球好伙伴”为主题,通过成果发布、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环节,全方位展现低空经济创新成果,为全球低空产业协同发展搭建高端交流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大响在致辞中表示,低空经济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我国低空装备整机企业达1400家,在研吨级无人机近30款、eVTOL近70种,但通用航空器数量仅为美国的2%,未来五年需聚焦新能源动力系统、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等“卡脖子”技术,构建“全链条安全观”,推动应急救援、民生服务等场景优先落地。

  对接会举行了三场圆桌对话。在“低空向新·三人行”对话中,来自政企研投的嘉宾围绕三大热点议题展开思想交锋,共同梳理低空经济商业模式的探索方向与投资逻辑,提出“场景验证—规模复制—生态构建”的发展路径。

  “数说低空·炉边对话”则聚焦《空天地一体低空安全技术》,从技术研发、企业实践角度,探讨5G-A、北斗、反无人机系统等在低空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在“数智低空·全球连线”环节,嘉宾们则跨国界交流低空经济要素协同经验,为全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会上,《杭州市低空飞行共同约定(暂行)》发布,该约定将为低空飞行安全、有序开展提供重要指引,填补低空经济领域自主规则空白。“数贸会低空场景创新服务协同网络”同步发起,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10地低空公司代表共同参与启动,未来将通过资源共享、场景共建,逐步构建覆盖浙江、链接全国、辐射全球的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在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领域,杭实集团、天目山实验室、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共同签署“低空经济教科人一体国际合作备忘录”,将推动跨国界、跨领域的教育—科研—产业人才深度融合。

  此外,《2025数智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前瞻报告》及子报告《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浙江2025)》重磅亮相。该报告从技术趋势、区域发展、场景应用、商业模式等维度,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权威参考。现场还举行了数贸会低空经济“首发首秀”,重隼智能自主网捕无人机、圣翔航空垂直智慧起降场、华盛雷达低空3D风瞳雷达等20项新装备、新技术集中发布,展现“AI+低空”融合创新的强劲活力。

  作为全国唯一承担低空“3+1”试点示范任务的城市,杭州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成果成为本次大会焦点。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褚烨介绍,目前杭州已集聚400余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形成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产业产值突破329亿元,同比增长26.54%;2025年上半年低空飞行量超100万架次,“低空+高铁”“低空+医疗”“低空+配送”等创新应用持续落地,为城市效率提升与民生服务升级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  朱于蓝  包佳艳  本报记者  蔡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