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湖州莫干山院士之家串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助推地信产业开新局造高峰

  在湖州市德清县这片创新热土上,地理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已然成为德清县域经济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性产业。德清县科协积极响应上级科协部署,依托莫干山院士之家这一聚才引智平台,聚焦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困点、难点与堵点问题,大力实施以产业排摸、专题学术、专企对接、决策咨询为主要内容的莫干山院士之家服务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助推地理信息产业开新局、造高峰,展现了县域院士之家串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前不久,浙江省委书记王浩赴湖州指导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在走访德清时,王浩走进“世界地信之家”,察看地信装备产品,了解相关国际组织入驻情况及产业国际合作情况。他强调,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要发挥好“世界地信之家”的平台作用,加快资源要素集聚,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加强地理信息大模型建设,用好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营造更好的产业生态。

  院士领衔赋能发展

  科技创新氛围浓厚

  为吸引并留住院士等高端人才,德清县科协全力推进“莫干山院士之家”建设。今年年初,莫干山院士之家整体搬迁至德清国际地理信息学院,学院凭借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成为院士们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地。截至目前,莫干山院士之家已累计集聚两院院士113名,其中地理信息领域的院士达42名。

  “我们为院士们提供了舒适的科创与学术环境,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涵盖科研支持、生活保障、学术交流等方面。”县科协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举办科学咖啡馆、专题学术研讨、实地调研走访等活动,县科协为院士们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院士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创新。

  在德清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莫干山院士之家的服务支撑下,越来越多的院士选择在德清开展科研工作与创新创业。房建成院士携团队入驻后,领衔建设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目前,该研究院已入职地磁领域人员共135人,其中硕士与博士占比约80%,获批浙江省“尖兵领雁+X”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和“零磁医疗装备及应用”省地协同重大科技项目,并已注册落地7家产业化公司。

  作为自然资源部与浙江省政府合作共建的重大科创平台,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是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由陈军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目前,实验室已构建“1办6部”内设管理机构和多个二级科研机构。实验室围绕智能化测绘、时空计算平台、遥感智能解译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于近期正式发布了莫干·玄衍1.5和时空产业全栈AI生产力平台两项科技成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发挥组织网络优势

  精准发力提升服务

  产业发展离不开高能级和多维度平台的支撑。德清县科协切实当好“科技红娘”,充分发挥组织网络和智力密集优势,做足做好牵线搭桥文章,促进院士与企业、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的深度对接。

  “我们联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等单位,组建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专题调研组,组织开展德清地理信息企业业务布局与发展规划问卷调查工作,深入园区、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全面开展产业科技人才需求调研。”德清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陈海建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问卷调查,县科协精准掌握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基础与现状,为后续专项行动的高质量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作各方围绕重点技术和人才知识图谱的编制、院士专家决策咨询报告的编写,以及专企精准对接等工作,制定了详细的专项行动方案,倒排时间、合力推进,形成了周沟通、月推进、季总结的工作机制,确保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今年上半年,德清县与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创新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分会。该协议的达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强强联合推进地理信息建设,围绕推动国际合作、模式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促进地理信息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推动德清和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德清县科协积极发挥莫干山院士之家国际交流功能,引聚国际科技组织实体化落地,助力国际地理信息学院建设和地理信息产业“出海”。8月13日,2025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办。会上,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与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浙江工业大学正式签约,合作共建CPGIS浙江代表处。截至目前,“世界地信之家”已入驻蒙古、哈萨克斯坦、加纳等9个国家地信协会分支机构。这也意味着在“如何从县域层面出发,做好‘一带一路’产业建设”这张答卷上,德清凭借深厚的平台工作基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打响精品学术品牌

  推动融合创新发展

  2024年7月,德清县举行新一轮地理信息高质量发展暨地信造峰行动大会,明确提出德清要在高原上开新局、造高峰,推动“地理信息+”产业能级和质效大幅提升,力争成为全球地理信息发展的重要一极,加快形成“世界地信看中国,中国地信看德清”的鲜明标识。

  德清县科协以“地信造峰”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引,持续实施院士专家高端智力集聚工程,通过举办高端学术活动、开展产业调研和决策咨询等方式,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支撑,助推地信产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我们积极引入地理信息领域的国家级学会和国际科技组织,举办了多场高水平的专题学术活动。”县科协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的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县科协连续举办了5期莫干山院士讲坛暨德清地理信息技术与产业论坛。8月13日,2025绿色低碳创新大会——时空智能赋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研讨交流活动在莫干山院士之家举办,4名海内外院士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相关领域专家等150余人参会,同期还举行了地理信息产业对接交流活动。今年10月至11月,德清还将举办联合国地信周和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这些活动汇聚地理信息领域的院士专家,搭建了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有力助推《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决策咨询报告》《地理信息重点技术和人才知识图谱》这两个专项行动核心成果的完成,为当地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也为地理信息产业人才引育、企业服务和项目招引提供全方位支持。

  本报记者  蔡家豪  通讯员  姚伟峰  胡顺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