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柯桥12个项目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

让“好项目”及时拿到“好资源”

  本报讯  2025年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日前公布,绍兴市柯桥区12个项目入选,占绍兴市总量三分之一强。据悉,柯桥区此次入选的12个重大产业项目,涵盖了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数字经济、新能源、新型复材等众多前沿科技领域,包括引领性重大产业项目1个、示范性重大产业项目11个,共获得449亩用地指标奖励。

  “重大产业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引擎’,往往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生态民生等多重资源约束,不少项目因‘好项目’难遇到‘好资源’陷入停滞。”据柯桥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通过全链条要素精准适配,让资源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但让“好项目”及时拿到“好资源”,关键不在于增加要素供给总量,而在于精准匹配项目需求。

  资金是重大项目的“血液”,而“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特性,往往让项目陷入“短期融资难、长期资金缺”的困境。工作中,柯桥区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风险共担”的资金保障体系,针对项目长期资金需求,积极对接保险资金、产业基金等“长钱”,有效避免“短债长投”风险;针对中小企业配套项目融资难问题,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让银行敢贷、愿贷。还通过“按进度拨付资金”“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技术与人才是重大项目的“核心骨架”。若存在短板,再好的项目也会“建而不优”“建而不用”。柯桥区从项目立项阶段就启动“技术—人才”双向布局,在技术保障上,为项目量身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在人才保障上,推行“订单式引才+生态化留才”策略,通过“揭榜挂帅”引进海外团队。此外,还在项目周边建设人才社区,配套优质学校、医院和商业设施,为人才提供“拎包入住”的安居环境。

  生态保护与民生需求是重大项目的“底线红线”。柯桥区摒弃“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思维,走出了“生态优先、民生共享”的新路。在生态保护上,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如针对传统纺织印染产业污染问题,推动印染企业集聚到蓝印时尚小镇,统一安装废气处理系统和污水监测设备。在民生保障上,创新“飞地经济”模式,为南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农副产品搭建加工平台,松盛园乡创飞地每年采购保护区内农副产品超140万元;在项目征地过程中,推行“现金补偿+留地安置”政策,让村民通过出租商铺获得长期收益。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