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沃土 强村富镇绘新篇
![]() |
开化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深入了解农家乐的经营情况。陈聪聪 摄 |
![]() |
江山农商银行走访了解民宿信贷需求。王希 摄 |
在衢州的广袤乡村,一场以金融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展开。衢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金融机构立足地方特色,精准对接乡村旅游发展需求,通过创新信贷模式、优化金融服务等方式,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通讯员 林锦锈 巫俊祺 徐超楠
本报记者 郑谦
创新金融产品
激活下淤村乡村振兴新动能
下淤村地处衢州市开化县北部钱江源头,古称东山,因沙土淤积得名。这个曾以采砂为生的“灰头土脸”村庄,近年来借“千万工程”“五水共治”东风硬核治水造景,把河滩变成“致富滩”,发展水上乐园、特色民宿、艺术乡建等一系列旅游项目,将昔日砂石场变成国家3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收入破2000万元。
下淤村发展中遇难题,村书记想盘活闲置老宅带动村民致富却缺资金。开化农商银行主动对接,创新“生态资产权益抵押”贷款模式,推出“GEP贷”,以该村1770亩山林的生态价值权益作为抵押,为开化县音坑乡下淤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放贷款150万元,用于流转闲置老宅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破解了村集体融资困境。
村民叶佐平见村里发展向好,辞掉外地工作回乡开农家乐,却因30万元启动资金犯难。开化农商银行推出“诚信相伴贷”,无需抵押,单户最高授信100万元,额度3年,循环使用。客户经理上门服务,叶佐平很快就获得了30万元授信,如今农家乐年盈利可观。此外,衢州其他金融机构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各类新型金融产品为衢州强村富镇、建设未来乡村提供有力支撑,如常山农商银行推出面向村集体经济的低息信用贷款“兴村贷”,最高额度300万元,目前已为180个村集体授信3.15亿元。
深耕金融赋能
绘就余东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余东村坐落于衢州市以西沟溪乡境内,村域面积2.18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致秀美。作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其以“画在村中、人在画中”的生态人文景观著称,先后获得“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全国文明村”“全国十大美丽乡村”等国家级荣誉。穿村而过的省级美丽河湖大俱源与乡土景观“一米菜园”相映成趣,获全国妇联领导点赞,并吸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央媒多次采风报道。
依托沟溪乡“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特色水果强镇”等生态产业优势,余东村深挖文化内核,形成以余东农民画、南孔乡村文化、碗窑陶韵为核心的三大特色品牌。全村800余村民中,300余人投身农民画创作,48位骨干画师践行“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的创作传统,中国画院院长卢禹舜誉其为“钱塘诗路,余东画村”。自2020年启动未来乡村建设以来,该村以“功能整合、产业重构、治理升级”为路径,在服务均等化、生活智慧化等领域实现突破,逐步成为农文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与美术研学基地。
柯城农商银行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坐标,通过党建联盟构建金融服务矩阵,将信贷激励政策嵌入“乡村大脑”智慧体系,实现信用体系与基层治理融合;创新“党建+商圈”模式,为50余户商户定制收单系统,在商户授权前提下实现经营数据可视化管理。该系统既助力政府监管优化,又推动收单业务增量,为农文旅三产联动构建金融基础设施。秉持“党建统领+智慧治理”理念,通过“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送金融知识下乡、推广“有礼家风+普惠金融”模式,实现余东村小额普惠贷款整村授信全覆盖。截至今年7月末,全村368户农户获得授信8702.06万元,授信面达100%;76户农户实际用信1757.56万元,普惠用信覆盖率20.65%。
村民肖美仙夫妇经营的“余东妈妈饼”饭店便是典型案例——柯城农商银行为其办理失地保险贷款、“一码通”收单业务,并提供30万元经营贷,助力乡村旅游餐饮业态升级。同时为村控股的旅游发展公司配套收单系统,提供全流程金融支持。
此外,农行衢州分行还把余东村打造成金融自治村,增加惠农通服务点,让村民能够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从农民画乡到未来乡村,以金融活水滋养乡土,通过场景化服务、精准化授信、生态化合作,推动余东村在“文化振兴、产业富民”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金融+生态+文化”的创新实践样本。
聚焦金融活水
点亮石门镇乡村振兴新画卷
江山市石门镇是浙江省5A级景区镇,因天然石大门得名,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江南毛氏发祥地清漾村等,凭借独特旅游资源和厚重历史文化成为旅游强镇。镇内小塘源村的“云七民宿”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传统夯土与现代美学融合,成江浙沪游客追捧的“世外桃源”,游客称赞其夏夜凉爽舒适。近年来,石门镇依托旅游资源吸引高端民宿落地,推动本土民宿升级,“云七民宿”便因江山农商银行200万元资金支持解决了升级改造难题,假期和周末常满房。
随着消费市场回暖,江山旅游的热度逐渐攀升,也提升了当地发展民宿产业的信心。江山农商银行及时把握当地旅游业发展动态,充分发挥地方法人机构特色优势,探索“协会+民宿+金融”的合作模式,创新推出服务民宿经济的专项贷款“精品民宿贷”,对当地重点旅游乡镇的民宿和农家乐经营户开展集中授信,为民宿产业“茁壮成长”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截至今年7月末,已完成授信7317万元,投放贷款5830万元,精准支持126户经营主体发展民宿产业,有力解决民宿业主融资难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衢州涉农贷款余额2288.40亿元,较年初增加181.02亿元。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上,衢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金融机构不断推出新型金融产品,助力衢州强村富镇,建造未来乡村。开化农商银行的生态价值评估体系、柯城农商银行的“党建+商圈”智慧服务、江山农商银行的民宿产业联盟等这些金融实践,不仅打通了资源变资产的通道,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鲜活的基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