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医药重大项目——“土茯苓复方对肝衰竭疗效及机制研究”通过验收
为中医药参与危重肝病治疗提供了新路径
该项目历时7年,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接受“土茯苓复方”口服治疗共计5天的患者组,24周生存率达80.8%,含低浓度治疗剂安慰剂对照组,生存率也达到70.4%。
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公认的医学难题。宁波市第二医院重症肝病科联合杭州西溪医院等单位,并吸纳舟山民间医生夏邦恩的中医药复方技术组成攻关团队。该项目自2018年启动,严格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这一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金标准,首次针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临床研究,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验收组意见认为:该复方不仅能有效降低体内有害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具有保护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比例,还能显著恢复肠道菌群健康平衡。在化学诱导的大鼠肝衰竭模型中,该复方同样展现出强大的肝脏保护作用,明显减轻病理损伤、抑制炎症浸润和纤维化进展,并重建肠道菌群生态。
项目负责人、宁波市第二医院邓勤智主任医师介绍,该方案的核心思路源于舟山民间医生、并已被奉化区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的夏邦恩中医师的长期实践。研究团队通过严谨的现代科研设计,将这一民间研究转化为经得起科学检验的重大成果。
今年57岁的夏邦恩出生于舟山本岛,原来仅有初中文化,在家庭熏陶下,自小爱好中医,成年后到处拜访中医名师,获得治疗肝病与各类恶性肿瘤的经验与技术。2018年下半年,宁波市奉化区将他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夏邦恩表示:“科学数据验证了疗效,彰显了中医药攻克急危重症的巨大潜力。我们将立足该重大研究成果,在宁波规划中医药科技产业链,抢占国内中医药发展制高点。”姜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