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农业】

出梅后葡萄园 如何防高温气灼日灼病

  葡萄作为森林内蔓生匍匐性生长的浆果植物,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超过30℃光合作用下降,35~40℃的高温往往会导致植株水分生理异常,叶片特别是果实发生不同程度的日灼或日烧,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浙江省一般以水稻田栽种葡萄,地下水位高,将近一个月的连续阴雨土壤饱和,根系处于发黑腐烂或亚健康状态,高温强光照天气,地上叶面蒸发量大于根系吸收水分时,尤其是骤然闷热升温,几小时内就会出现症状,病斑形状近圆、椭圆或长圆形,大小不等,病斑初时呈淡褐色,迅速黑变、下陷,似手指压痕。此病的病斑有坚硬感,病部下的果肉维管束发生木栓化收缩、失水,皮下似有空洞感,但果粒一般不脱落。发生部位与阳光直射无关,在叶幕下的背阴部位,果穗背阴部及套袋果穗上均会发生,且分散发生,称为气灼病或缩果病。浙江省的主栽品种中“鄞红”“巨峰”“红地球”“红富士”等均易发生。高温干旱的盛夏由于强光照射特别是强紫外线照射,容易造成叶片和果实的灼伤,通常称为日烧病,叶片边缘表现大范围火烧状黄褐色斑,果实上也呈现火烧状洼陷褐斑。日烧与品种、管理技术关系密切:“红地球”“美人指”“温克”“新郁”“醉金香”等品种易发生。产量过高、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生日烧重;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容易发生日烧;“V”型叶幕比“飞鸟型”和水平叶幕易发生;果穗周边无副梢和叶片遮挡的易发生;闷热天套袋的易发生。

  因此近期葡农朋友应做好以下工作:

  1.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南北行种植,新梢平缚或下垂的架式;增加果穗周边的叶片数,采取花序上留副梢2~3叶,光照强烈时扭梢挡光。

  2.畦面修人行走的操作道,保护好葡萄根系生长的耕作层。

  3.壮根性措施。有机肥与益生菌混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能力;严格控制前期氮化肥使用量,避免新梢徒长。

  4.保证水分供应。套袋前后易发生期,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水分供应一般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土壤不能缺水或积水。滴灌或微喷是最好的灌水方法,如果大水漫灌,需在下午6点以后,次日早上排出,避免中午灌或喷水。第二,保持水分。地膜或草或秸杆覆盖畦面的,都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减少或避免气灼病。枝蔓、穗轴、果柄出现问题或病害,会影响水分的传导,引起或加重气灼病的发生。尤其是穗轴、果柄的霜霉、灰霉、白粉等病害,及镰刀菌、链格孢为害,均影响水分传导。

  5.地上部分枝叶和地下根系生长的协调。利用叶幕遮光,“美人指”“红地球”“新郁”“新雅”等欧亚种花序上留2个副梢2~3叶绝后摘心,花序下留1叶绝后摘心,利用主梢或副梢叶片挡光,梢间距18cm;“玉手指”等小叶品种梢间距为15cm,花上留一副梢,其余副梢抹除;“醉金香”等大叶的为25cm左右,副梢不留;“红富士”“鄞红”等中叶的为18~20cm,顶副梢留2根,其余副梢抹除。

  6.硬核期的前中期补钙。高温来临季节叶面喷布0.4%~0.5%硝酸钙或氨基酸钙或其他钙肥提高果实钙含量,增加保水抗高温能力。吴江


科技金融时报 【农业】 00005 出梅后葡萄园 如何防高温气灼日灼病 2017-07-07 2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