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河豚,何需拼命
“有限开禁”让河豚产业迎来又一个春天
近日,江苏中洋集团2017年“誉满天下,‘鱼’您同行”——“中洋河豚”“中洋鱼天下”巡回产品发布会首站在上海举行。中洋河豚加工品、河豚一品鲜、河豚饺子、河豚馄饨、生态牛蛙、生态龙虾、鲟鱼鱼圆、斑纹龙等新产品也在发布会上与市民见面。而不久,“安全、无毒、有保障”的中洋河豚及河豚产品,也将端上杭州市民的餐桌。
河豚,向来被国人奉为至味,引得千百年来无数食客“拼死而食”,却依旧饱受食客们称颂。1990年起,一纸河豚“禁食令”,让老饕们无法再尽享河豚美味,只能偷偷交易。然而,自去年9月以来,中国的饕客们将再也不用偷偷摸摸去品尝“鲜冠天下”的河豚了。
去年9月5日,国家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签发《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这意味着河豚终于在26年之后,可以有条件地“合法化”食用了。
“被禁多年,一朝开闸,‘有限开禁’对河豚养殖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江苏中洋集团董事长钱晓明如此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河豚养殖、研发基地,中洋集团养殖的河豚连续多年获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其基地每年养殖的几百万尾河豚,也曾因禁令的存废命途多舛。“被抑制了近三十年的市场需求会随着政策放开而持续上扬,可以大胆预测,河豚产业的春天即将来临。”
小小的河豚背后,隐藏的是一个巨大产业。根据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的不完全统计,在黄渤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直接从事河豚养殖的从业者就有4000余家。而整个河豚产业链的从业人员则超过50万,包括种苗、养成、技术服务、饵料供应、活鱼与冰鲜鱼运输、配合饲料加工、渔业设施和出口贸易等,更大的产业链延伸是酒店餐饮业。据该协会统计,目前中国全年的河豚养殖量近5万吨,除一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外,大部分都被国内市场消费了。
对于河豚养殖企业而言,养殖河豚“正名”,将带来市场需求的暴涨。而对老饕们来讲,可以名正言顺地吃河豚。钱晓明预计,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河豚的养殖、加工、物流、销售、餐饮等一系列产业链中。
除了肉质鲜美,河豚让人生畏的河豚毒素更是科研至宝。有科研文献表明,高纯度的河豚毒素,具有很高的医药和商业价值。随着海洋药物的开发,河豚毒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极其有用的工具药。“河豚毒素原本只能从野生河豚中提取,并且数量极少,全球的产量还不到30克,一克售价是黄金的6000倍。”钱晓明说,“政策放开的另一利好,就是对于河豚的科研提升。提取河豚毒素效率变高,销售的价格就会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就能够用得起了。”本报记者 孙常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