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3公斤真空包装的精品杨梅要卖180元,还要预订
桥头杨梅合作社是如何扭亏为盈的?
6月28日是三门桥头杨梅专业合作社“东魁”杨梅开园采摘的日子,笔者冒着小雨,来到该合作社的杨梅种植基地。山脚下的临时大棚里,10多个妇女正在将山上采摘下来的杨梅进行精心挑选,十分繁忙。该合作社理事长罗良伟告诉笔者:“许多外地客商听到杨梅开始采摘,都打来电话,要我们合作社的杨梅。”
三门桥头杨梅专业合作社位于三门县横渡镇桥头村。2007年,罗良伟将桥头村南园山上200多亩低山缓坡承包下来,从黄岩引进了5000多株“东魁”杨梅种植下去,经过7年的精心栽培、辛勤管理,于2014年开始挂果。但当年由于技术没有过关,果树少,产量不高,总产量只有5000多公斤,亏本了!
“要提高杨梅产量,剪枝、疏果最关键。”2016年,经多方打听,罗良伟到临海白水洋请来老郭、老陈等8名杨梅种植技术人员。
老郭介绍:“杨梅修剪了以后,树间光线充足,光照时间长,果子大,糖度高,口味好,杨梅结果少,一根枝条只有1~2粒。”
罗良伟介绍,今年的杨梅总产量预计在4万公斤以上,产量、产值都要比去年翻一番。“我们每年花5万多元,从白水洋请来技术人员,达到小投入大收获的效果 。”罗良伟欣喜地对笔者说。
笔者在山上看到,树枝上挂着又大又红的杨梅,像红色的乒乓球。
笔者了解到,罗良伟除了请来技术人员给杨梅树修剪外,每年还请来30多位当地技术人员给杨梅树疏果,用时10多天,工资总计4万多元。肥料都是出自鸭栏、羊栏、猪栏、牛栏等的农家肥,增加杨梅树有机质,所以杨梅不掉果,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农药使用杨梅专用低毒低残留的类型,并在杨梅采摘规定的时间前使用,确保产品安全。而施肥、锄草都用人工,因为山上机械不好操作。
笔者问罗良伟:“别人杨梅都卖得差不多了,为什么你的杨梅才开始采摘?”他却欣喜地告诉笔者:“横渡由于地处大山,气温低,光照少,所以比别的地方成熟期要迟5天多。但别人杨梅卖完了,我们的杨梅刚上市,正好填补市场空缺,而且可以卖个好价钱。”
开始采摘这天一大早,来自临海大洋的老客商张人平听到消息后,马上来到该合作社的杨梅种植基地购买。笔者问他:“现在杨梅多的是,你为什么到这里购买呢?”他笑呵呵地说:“去年,我从这儿购买杨梅,贩销到温州、宁波等市场后,客户和销售者普遍反映良好。因为罗良伟他们种植的杨梅质量好,尽管价格贵一点、路远一点,我也要到这里购买。”
“我们实行线上线下销售。为了线上销售,去年,我们投资了12万多元,建起了小型冷库,购买了真空包装机。线上销售杨梅经过真空包装,通过空运、快递销往全国各地。真空包装后,温度保持在4~5℃,保鲜期可达3天,比别人要多1天,但价格比别人要贵,一箱3公斤真空包装的精品杨梅要卖180元,还要预订。但许多客户从网上、微信群里看到后都要买。他们说:‘只要质量好,价格贵一点没关系!’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每天只加工50箱精品杨梅,所以供不应求。”
至于其他杨梅,罗良伟把它们分为批发和零售两种,批发价是24元一公斤,山上采摘下来统一打包;零售的杨梅是经过一颗一颗挑选过的,每公斤卖40元。“不管是批发和零售,都要提前一天预订,我好组织人员上山采摘,否则,你会白跑一趟。”罗良伟说。
说着,罗良伟又接到了椒江、宁海等地客商打来的电话……
朱曙光 朱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