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 皓:
融入生活的环保才能创新生活方式
![]() |
记者驾车50公里赶到约定的地点——杭州市余杭区黄湖体验园,穿过羊肠小道,只见30岁出头、短发、中等身材、身着T恤牛仔的忻皓走了过来。
接过忻皓递来的名片,看到上面印有三个头衔: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杭州市生态文化协会秘书长、党支部书记,是一名专职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不过记者知道,忻皓还有很多其他身份:水资源管理联盟(AWS)国际标准制定委员会委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态和平领导项目成员、浙江省节水大使、浙江省环保厅政风行风监督员、绿色浙江环保组织总干事,基本都与环保相关。
忻皓是美国克拉克大学环境科学与政策、地理信息系统双料硕士,有这个“金字招牌”,完全可以找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为何他会选择当一名专职“环保志愿者”呢?
“做环保本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喜欢做这个。”忻皓说。
2015年,环保部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而早在2000年,忻皓就已成为一位绿色环保的倡导者。
“当下,科技创新浪潮迭起,作为绿色环保的执行者,要做的就是将可回收的产品更好地利用于大众的生活。”忻皓以黄湖体验园为例,“这里的一切都是可回收产品的再次利用,雨水回收器、灌溉管道、心情小屋......”记者看到,在黄湖自然体验园随处可见绿色新科技。据了解,黄湖体验园是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建立的公益性自然教育基地,这里会定期举行垃圾清扫、清除杂草等志愿活动,志愿者通过就地取材、废物利用,搭建创造体验园内的各种小品。“这里的每一处都体现了绿色科技,展现了大众生活方式的创新点。”忻皓认为,绿色的生活方式需要被启发,只有真正融入到生活中的环保才能够创新生活方式。
忻皓说,在用绿色科技变革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存在短板,例如理想的技术与现实转化存在差距、一些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绿色生活存在矛盾等。“但这些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只有经过不断的碰撞,大众的生活方式才会蜕变。”
怎么补短板?忻皓认为,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灵活的大环境,以及企业与大众的高度配合。“政府给予我们相对灵活的政策,企业给予技术、产品等多方面的支持,大众对绿色科技认可,从而促进绿色科技的发展和推广。”
忻皓表示,目前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已有100多家会员单位,多是环保产品的相关生产企业,“在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在杭州九堡等地对接了多个社区,让绿色科技走进百姓生活。”
本报记者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