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最大黏合拉力可达200公斤以上,具有替代金属内固定物的强大潜力

全球首款“骨胶水”黏合断骨只需3分钟

  本报讯  9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研发出全球首款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骨02”碎骨黏。成功完成针对粉碎性骨折黏合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入组,“骨02”在150余例受试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项指标均达到预设标准。

  据介绍,这一创新生物材料可普遍用于大小骨折碎片的黏合固定,有望减少或替代传统金属内固定物的使用,为骨科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治疗模式革新。

  科研成果实现了三大核心突破,即:在血液浸润的湿性生理环境下实现2~3分钟即时、强效黏合;操作简便高效,显著提升手术效率;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约6个月后随骨愈合而自然吸收,实现真正的“无痕”,免除传统手术需二次手术之苦。

  这一凝聚创新智慧的成果被团队赋予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骨02”。实验证实,“骨02”最大黏合拉力可达200公斤以上,具有替代金属内固定物的强大潜力,同时可降低金属异物反应和感染风险,大幅提升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创伤,实现真正的骨科手术微创化。

  “骨02”的临床价值也已在全国150余例受试病例中得到验证。其中,一位年轻人因外伤导致腕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传统治疗方案需大切口植入钢板螺钉,不仅创伤大、存在肌腱粘连或神经损伤风险,且需术后一年行二次手术取出。应用“骨02”黏合技术,团队仅通过一个2~3厘米的微创切口注入“胶水”材料,短短3分钟内即完成了粉碎骨块的精准黏合与固定。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无并发症,腕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广泛应用前景。”浙大邵逸夫医院林贤丰副主任医师表示,“几乎适用于全身所有部位、各种尺寸的骨折修复,尤其是传统器械难以固定的微小碎骨。由于其快速黏合和使用便捷的特点,将来有望用于国防战事、灾害救援等特殊场景下的骨折紧急救治。”

  目前,“骨02”的核心研究团队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并同步递交了国际PCT专利。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