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谱写海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普陀农商银行为“登步黄金瓜”种植农户进行授信。 |
![]() |
定海海洋农商银行走访农业专业合作社。 |
通讯员 王越 本报记者 赵琦
创新特色金融产品
破解海岛乡村振兴融资难
舟山金融监管分局持续推动辖内银行机构针对渔农民生产经营实际,创新特色融资产品,有效满足海岛乡村振兴资金需求。
在舟山定海双桥街道的蔬菜基地,一排排崭新的智能化大棚整齐排列。朔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大哥正在调试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脸上难掩喜悦之情。“这笔‘两廊贷’来得太及时了,让我们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刘大哥由衷地说。
今年年初,刘大哥计划扩建200亩智能化蔬菜种植基地,引进水肥一体化系统和自动化喷药设备。虽然项目前景看好,但100万元的资金缺口让他辗转难眠。“农业投入大、周期长,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保障,前期所有投入都可能付诸东流。”刘大哥回忆当时的困境时心有余悸。
定海海洋农商银行在“普惠大走访”中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提供“一坊一策”专项金融方案,通过发放“两廊贷—农创客贷”,及时解决刘大哥的融资难题。资金到账后,项目建设立即驶入快车道。如今,50个配备智能灌溉系统的现代化大棚已全部投入使用。“这套系统不仅能精准控制水肥配比,还能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操作,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刘大哥介绍,“新系统预计可使水肥利用率提升40%,人工成本降低25%,年产量增加30%以上。现在我们的蔬菜品质更稳定,已经与多家商超建立了稳定的供货关系。”站在郁郁葱葱的蔬菜大棚里,刘大哥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像刘大哥一样因“两廊贷”受益的农户今年不在少数。定海海洋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走访“东海云廊”田间地头过程中,真实了解农户的资金需求,为他们及时提供特色金融产品,送去金融“活水”,不仅缓解了农户融资难题,也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定制集成化金融服务
强化海岛特色产业支持
为全力推进地理标志富农改革工作,普陀农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工作路径,支持地理标志黄金瓜产业做大做强。该行以“登步黄金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质押物,向登步黄金瓜种植协会整体授信2亿元贷款,标志着舟山市首笔地理标志品牌融资工作圆满完成。
据了解,为解决地理标志授权使用人融资担保难的问题,普陀农商银行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分析工作堵点,鼓励引导登步黄金瓜种植协会大胆探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工作,并第一时间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登步黄金瓜”质押登记。同时,通过深挖“登步黄金瓜”产业背后的生产特点、资金需求等,创新推出了“地理标志助农贷”专属产品。
该“地理标志助农贷”专属产品以“登步黄金瓜”商标专用权为质押,只要符合贷款条件的瓜农,均能申请贷款,并享受利率优惠和无还本续贷服务。同时,该行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为有需要的瓜农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协会会员均可以在该行“丰收互联—丰收购”平台上享受线上销售服务,拓展“登步黄金瓜”销售渠道,不断提高瓜农致富能力。
“登步黄金瓜”地理标志融资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地理标志的品牌价值。普陀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富农工作,持续推广“普陀佛茶”“普陀水仙”等地理标志品牌融资,助力系列产品的孵化和培育,助力海岛乡村振兴,带动渔农民增收,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加大对舟山当地特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强化资金精准对接
打造“海岛共富”新样本
在嵊泗县石村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海域上,连片的浮球随波起伏,60万笼生蚝(牡蛎)正经历20个月的生长期,即将迎来丰收。作为海岛特色产业的典型代表,这家由6位渔民合伙成立的合作社,在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下,从最初的养殖失利逐步迈向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地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
2019年,渔民王先生联合5位当地渔民成立嵊泗县石村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本为120万元,瞄准海水养殖产业开启创业之路。嵊泗农商银行主动上门为其提供了30万元的贷款资金,用于渔业生产。王先生初期尝试厚壳贻贝和海参养殖,却因技术不成熟遭遇挫折,累计亏损70余万元。
“生蚝养殖周期长,从放苗到成熟需要2年,由于前期亏损导致之后资金压力特别大。”王先生坦言。嵊泗农商银行得知这一情况后,继续发放6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王先生共渡难关,缓解了渔业养殖融资难题。该行还考虑到生蚝养殖货款结算周期长的特点,又为其办理了无缝转贷,确保渔业生产经营不断档。
作为政府重点支持的渔民转产转业项目,嵊泗县石村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政策与金融的“双重”助力。嵊泗农商银行不仅通过信用贷款解决资金需求,更以4%的优惠利率帮助合作社降低融资成本,并支持合作社尝试绿色养殖模式转型。“我们的养殖笼全部采用环保绿色材料,生蚝收成后海域几乎无残留,这种‘蓝色粮仓’模式符合海岛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王先生表示,“合作社计划未来3年扩大养殖规模至300亩,引入吊养技术提升产量,目标年产量突破20万斤。”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蹚出共富新路”,嵊泗县石村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正是嵊泗农商行深耕海岛特色产业的缩影。截至今年5月末,该行已为嵊泗县海产品养殖户发放贷款超过1.03亿元,支持养殖产量增产4.9%,金融“活水”持续润泽海洋牧场,助力当地渔业成为海岛共富的“金色引擎”。
深化普惠信贷投放
助力海岛民生福祉改善
三官堂村村民刘姐一家在刘家10号的老房子里已居住多年,岁月的痕迹在房屋上清晰可见。刘姐目前为舟山市某宾馆的员工,刘姐的丈夫在当地海鲜连锁饭店当厨师,两人的月收入加起来约1万元。随着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翻修老房子也提上日程。然而,装修所需的资金缺口却成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这个美好的计划难以实现。
定海德商村镇银行在深入渔农村调研时,及时发现刘姐家的困境,主动登门拜访,以专业耐心的态度向刘姐一家详细介绍银行的贷款政策和办理流程,从利率优惠到还款方式,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清楚楚。经过评估和审核流程,该行迅速为刘姐办理了 15 万元的贷款。这笔及时到账的资金,让新房的装修得以顺利推进。目前翻新后的老房子已经可以入住,刘姐满意地说道:“感谢银行的帮助,要是没有这笔贷款,我们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凑足装修的钱。”
帮助农户改善居住条件,是银行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体现。定海德商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对渔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以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让普惠金融的光芒照亮渔农村每一个角落,助力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