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研发孵化在域外,产业化提速在本土

“创新飞地”引领桐乡产业升级

  本报讯 来到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的钱江浙商创投中心C座8楼,只见“崇福融杭创新中心”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这便是桐乡市崇福镇在杭州大手笔打造的“创新飞地”。在今年7月底实现“桐乡产”智能电助力自行车(E-Bike)全面量产的嘉兴哲轮科技有限公司,便将研发中心设在这里,吸引了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康奈尔大学硕士等在内的10位高层次人才入驻。

  研发孵化在杭州,产业化提速在桐乡。“哲轮科技是全球首家植入ChatGPT的电助力自行车生产商,最新推出的智能电助力自行车,具有语音控车、问路导航、音乐播放、健康顾问等多个功能,是全球最智能的E-Bike之一。”嘉兴哲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伍昌建介绍,依托设立在崇福镇工业园区的工厂,企业实现了自主生产,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每月都有3000多辆智能电助力自行车从崇福工厂下线,发往美国、德国等海外市场,预计今年企业产值超过1亿元。

  崇福镇经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成立于2022年10月的崇福融杭创新中心聚焦以智联传感为核心的智能产品和以复合材料为核心的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创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崇福”模式,引导高层次人才和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助力“高精尖”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截至目前,崇福融杭创新中心累计入驻企业8家,引进落地崇福企业15家,仅今年上半年就向崇福推荐科技人才项目40个,助推当地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小镇牵手大都市,共筑“飞地”引凤来。除了杭州,崇福镇还将“创新飞地”布局在科教资源较为密集的“新一线”城市武汉。借力崇福(武汉)创新中心,该镇吸引了10多个新材料、智能传感等“创新浓度”十足的优质项目在崇福落地生产。

  “崇福(武汉)创新中心犹如一座桥,桥的一头连接着经济活跃的长三角腹地,另一头连接着武汉庞大的高精尖人才‘智库’。”在武汉珈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武汉大学博士李明鹏看来,入驻创新中心让企业的发展路径变得更清晰了,他们将更加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在桐乡成就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理想。

  “‘创新飞地’是吸引和孕育域外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前瞻性布局新产业、新领域、新赛道的关键工具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桐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桐乡通过在深圳、杭州、武汉三地积极布局和建设“创新飞地”,招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和项目,探索出“研发孵化在域外,产业化提速在桐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自三大“创新飞地”运营以来,累计洽谈项目超300个,孵化落地桐乡项目46个。

  有“飞地”,更要有“落地”。接下来,桐乡将持续完善“创新飞地”的运营机制,进一步架起人才、技术、项目团队在“飞出地”孵化与“飞入地”产业化联动发展的通道,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桐乡。周志鹏 汤振华 徐红霞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3 “创新飞地”引领桐乡产业升级 2024-09-03 2 2024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