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枇杷最高售价达到每公斤200元
智能大棚保质提量促增收
本报讯 眼下,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走进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的国顺家庭农场,枝繁叶茂的枇杷树上缀满了“黄金果”。果园里,果农们手法娴熟地将一颗颗果实饱满、香气扑鼻的枇杷剪下,精心分拣,仔细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的枇杷个大样好,口感也很不错。”农场主张国顺笑着说,今年天气状况较好,加上设施农业和种植技术的运用,枇杷产量预计达到1000斤,是去年的四倍。
张国顺家庭农场目前种植有近200亩枇杷,分为大棚与露天两种种植方式。据悉,这里最先成熟的200斤大棚枇杷在普通枇杷上市前几天就已经售空,最高售价达到每公斤200元。
为抢鲜上市,张国顺开始采用“大棚技术”种植枇杷,投入建设80多亩的智能化大棚。“采用大棚种植模式后,园区内的枇杷可以提前20来天成熟上市。”张国顺介绍说,在棚内,当枇杷树遇到缺水、缺阳光、温度过高等情况时,智能化系统会主动报警,实时解决问题。还有许多增产提质技术的应用,让枇杷也能“量身定制”并且采用精细化管理。
枇杷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但为了日后能出口海外,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来自塘栖的美味,张国顺为如何延长枇杷保鲜期发起了愁。如今,张国顺正请来专家为枇杷的保鲜“出谋划策”,以延长货架期,进一步提升农场的盈收。本报记者 陈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