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发布2024年“8+4”经济政策体系
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将超过900亿元
本报讯 第一时间谋划、第一时间制定、第一时间发布。1月30日,浙江省2024年经济政策新闻发布会举行,全方位介绍2024年“8+4”经济政策体系。
相比2023年,2024年“8+4”经济政策体系坚持“框架不变、总体稳定”,更加注重延续性、更加注重实效性、更加注重体系性、更加注重浙江味。
其中,8个政策包包括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包、科技创新政策包、“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政策包、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政策包、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政策包、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包、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包。
4张要素保障清单包括财政金融保障清单、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清单、能源保障清单、人才要素保障清单。
在扩大有效投资政策包上,浙江今年将深入实施“千项万亿”工程,强化1000个以上省重大建设项目带动支撑,针对项目工作的全过程闭环,优化审批管理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对接争取机制、赛马激励机制,努力做到“只让要素等项目、不让项目等要素”,推动项目审批能快则快、要素应保尽保、落地高质高效。特别是围绕“民营经济32条”,在要素保障“3个70%”、招投标“七个不准”等基础上,强化三个领域政企协作: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针对社会资本,创新政企合作,聚焦涉企问题,强化协同解决。
在科技创新政策包上,浙江将继续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工程,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育。特别是在税费减免、指标优先等惠企政策基础上,并提出了“三个3”。组建国资创新基金、科创母基金、“专精特新”母基金三只基金,强化构建企业牵头、院校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强化企业与省实验室、院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强化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进企业三个联合。打破推动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非涉密科技成果,向企业开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相关收益分配、税费减免,享受省属科研院所同等待遇,实施政府首购制度,对符合条件的科创产品或服务,政府采购应优先购买,不得以商业业绩为由予以限制三个门槛。
“今年的科技创新政策包更加聚焦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一体联动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加快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以‘三强一高地’的新成效为浙江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今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将超过900亿元,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省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159.16亿元,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的要求,加快资金下达进度。”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表示,政策包主要是强化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机制、强化创新环境营造。
在强化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上,将进一步落实高能级科创平台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质效。支持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创新策源地,牵引带动省内各类科创走廊提高创新强度。
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将进一步聚焦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关键生物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开展科技攻关,今年省市县财政科技投入用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20亿元左右,预计带动全社会投入400亿元,省级将实施“双尖双领+X”重大科技项目400项以上,单个项目省财政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经费,对创新联合体实施的能形成标志性成果的重大科技项目,省市县三级联动可给予最高3000万元补助经费。
在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机制上,将进一步构建政策制定、预算编制、项目实施、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数据共享等协同机制,促进科创平台、高等院校、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紧密对接,提高科技成果创造能力和转化效率,落实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争取今年技术交易总额超4000亿元。
在强化创新环境营造上,省科技厅将联合省税务局等部门进一步优化“税务征纳沟通平台”“浙里加计扣除系统”,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力争今年为企业减免税收1000亿元以上。加快推广“浙科贷”“人才科创保”等科技金融产品,给予科技企业专项授信额度、贷款期限、利率优惠等政策倾斜,力争今年“浙科贷”贷款余额新增1500亿元、惠及企业1.3万家。组建运行国资创新基金、科创母基金、“专精特新”母基金,其中科创母基金规模力争达100亿元。加大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力度,落实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支持首台(套)政策。
高鹰忠表示,通过扎实落地科技创新政策包,全省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3.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67%,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面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以上。
政策包还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制造业金融支持、实施企业梯度培育。特别是提出了“123”措施:突出1个撬动,建好用活“4+1”专项基金,全年计划投资20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000亿元;支持“2区”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做好工业用地3篇文章,增加混合产业用地、整治低效工业用地、深化“空间换地”,全省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
此外,浙江今年将积极争取并高效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力争全省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中长期项目贷款1600亿元左右,新增制造业中长期贷款4000亿元左右,新增上市公司50家。同时,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提高小微、“三农”融资担保覆盖面,保持担保费率在1%以下。
自去年初实施 “8+4”政策以来,浙江共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006.8亿元,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3300亿元以上,有力支持了浙江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本报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