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破界,智汇温州
中国科协领导与青年科学家共话创新未来
为加强合作,共同推动青年人才发展与跨学科成果转化,论坛现场,鹿城区政府、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与飞鸟实验室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浙江省科协二级巡视员王央杰与飞鸟实验室主任李鹏共同为“飞鸟”论坛揭牌,标志着“飞鸟理念”在鹿城落地生根。
李鹏在主旨报告中阐释了“飞鸟理念”(B.I.R.D.)的核心内涵,即自下而上突破传统研究(Bottom-up)、跨界融合多学科思维(Interdisciplinary)、勇闯科研无人区(Radical)、以兴趣驱动主动探索(Dynamic)。他表示,“飞鸟理念”旨在打破学科壁垒,鼓励青年学者以“飞翔而非抵达”的姿态探索未知。
当天下午,冯身洪一行深入论坛现场,与青年科学家展开面对面交流,成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
从“高维生命体再造”的创意到“中医现代化——基于量子针灸的精准治疗系统”,再到“意识维度”研究,冯身洪饶有兴致地听取了营员的多组创意。“这一构想不仅需要生物学突破,更要融合物理学对时空维度的理解,就像弦理论揭示的多维宇宙,科学探索需要跳出线性思维框架。”他表示,“飞鸟理念”中的跨学科特质,正是突破传统科研范式的关键。
在与全体营员交流时,冯身洪还提出了“打通左脑与右脑”的重要命题。他以杨振宁、钱学森为例,指出顶尖科学家往往兼具理工科的严谨逻辑与人文艺术的发散思维。“中医现代化、DNA纳米机器人、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都需要这种‘左右脑协同’的创新模式。”他鼓励青年学者在科研中保持好奇心,“正如‘飞鸟理念’倡导的‘非共识奇思妙想’,颠覆性创新往往诞生于对传统认知的突破。”
温州市副市长王振勇表示,温州正全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飞鸟”论坛的创新形式,为温州注入了新的创新活力,期待论坛持续举办,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机制,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扎根温州,共同书写科技未来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叶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