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深耕绿色金融 润泽绿水青山

——金华市银行业践行“两山”理念纪实

金华成泰农商银行走访花木种养苗圃。
兰溪农商银行为当地纺织业推出“织机贷”专项产品。
  二十载春华秋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浙江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内银行业始终以绿色金融为笔,以高质量发展为墨,将环境、社会、治理纳入业务管理流程,在持续实施生态省建设、“千万工程”和美丽浙江等过程中,书写助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的绿色金融生动答卷。

  从重大基础设施到新兴产业赋能,从传统产业焕新到乡村生态振兴,金华银行业始终聚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绿色基因深度融入金融服务地方实体经济血脉,为“两山”理念的实践注入了澎湃的金融动能。

  通讯员  卢小平  本报记者  赵琦

  聚焦绿色项目,金融深耕“港廊链”

  “千项万亿”工程在推动浙江“经济大省挑大梁”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金华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围绕清洁能源、循环工业、绿色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节点,持续深化绿色金融产品服务。

  穿东阳城而过的东阳江,串联起城市与乡村,焕发出绚丽光彩,上游的白溪流域正进行着一项浩大工程——石马潭水库建设,系国家“十四五”中型水库建设和浙江省“千项万亿”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农发行金华市分行挂图作战,获批超20亿元贷款予以支持,助推“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治理”系统建设。

  位于兰溪市的飞天谷·横溪智造基地项目是2025年浙江省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第一批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浙商银行金华分行金融顾问团队为其量身定制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授信2亿元,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浙江义乌宝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宝湾(义乌)国际电商物流浙江总部绿色建筑项目”,正打造集跨境电商、供应链电商、供应链金融、港口物流、线下零售于一体的综合供应链枢纽。招商银行金华分行从项目建设期至项目竣备运营长期跟进并与深圳分行联动,批复授信5亿元,提供绿色金融专项贷款补贴。

  在金华市“无废城市”创建进程中,中信银行金华分行主动对接辖内关键生态项目——金华某乡村振兴发展有限公司渣土消纳场建设项目,最终获批2.5亿元专项固定资产贷款,并于今年6月发放首笔1亿元贷款。

  助力新型能源,激活低碳新动能

  连绵的群山间,随山势起伏的光伏板如鱼鳞般铺陈,光伏板下种植着铁皮石斛、菌菇等特色作物。这是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占地约8000亩的“光伏海洋”,承载起660MW的光伏电池阵列,还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站。

  金华风凌新能源600MW农光互补光伏项目是金东区首个融合农业与光伏产业的发展项目,也是全国单体最大的农光互补项目。前不久,中国银行金华分行为项目注入9900万元绿色贷款“金融活水”,在8000亩闲置园地上勾勒出“光农共富”的壮美画卷。年支付农户土地租金超300万元,带动200余名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

  中信银行义乌分行全力支持清洁能源项目的落地生根,与某光伏公司达成深度合作,累计提供30余亿元综合授信额度。该光伏公司是义乌当地光伏领域的重点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拓展海内外市场过程中面临着流动资金周转、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及跨境结算效率等多重挑战。中信银行量身定制“融资+结算+数字化工具”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有效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

  创新金融服务,助推企业绿色转型

  高碳行业低碳转型是绿色发展的关键和难点。金华银行业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创新路径,加大对低碳转型企业和减碳项目的支持力度。

  浙江某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重点开发低碳高强韧非热处理一体化压铸用铝合金新材料及新能源车用低碳铝合金新材料。“为降低欧美相关法规影响,我们出台了节能降碳三年行动方案。”企业负责人介绍,“在进一步推动铝合金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产生了相应融资需求。”

  农业银行金华分行成立工作专班,落实个性化定制方案,帮助企业准确测算和核算出口欧盟产品碳排放,并对企业专项出口产品降低碳排放量进行专项指导。该行以最快速度为企业发放了全国农行首笔“应对欧盟碳关税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2900万元,有效支持企业实现低碳转型。

  “以前总觉得环保设备是‘烧钱’的买卖,没想到现在成了‘聚宝盆’。”浙江永尔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家企业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机遇期抢抓国内垃圾分类政策支持机遇,然而订单激增带来的产能扩张需求也产生技术落地的资金缺口。

  关键时刻,东阳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产品“阳光·碳易贷”第一时间提供足额资金支持,并以优惠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沉淀的专利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磐安县五金行业把握数实融合发展机遇,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强化服务链,向数智化、专业化、全球化产业方向提档升级、集成发展。随着环保政策趋严,磐安县强力五金厂沿用了10年的老旧生产线成了负责人张为明的“心病”——不仅能耗高、粉尘排放超标,还经常因环保检查停产。

  “一套新的智能环保设备要200多万元,能减少30%的能耗和60%的粉尘排放,但手里的钱都压在原材料上了。”张为明坦言,因为“制造业抵押不足”,贷款额度太低,难解燃眉之急。

  磐安农商银行结合实际创新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以企业所拥有的排污权为抵押,发放最高为排污权评估价值80%额度的贷款,将“沉睡资产”变为“流动资本”,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发展。磐安县五金企业生产的“紧箍咒”陡然变成了融资的“紧俏货”。

  浙江某热电有限公司内,几台锅炉一齐运转,给周边150多家用能企业源源不断供应蒸汽。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手段,搭建了“全应热电云”平台,对热电生产进行端到端的生产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热电生产能效,降低碳能源使用。但改造升级占用现金流较大,筹措资金面临一定压力。

  金华银行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需求,通过中碳登查询企业拥有可办理质押的碳排放权,根据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月度交易价格均价等因素综合核定了碳排放权质押额度,并通过中登网进行质押登记和公示后,成功办理碳排放权配额质押贷款500万元,及时补充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企业负责人评价:“这种模式既解决了环保升级的资金需求,又支持了产能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经测算,企业“全应热电云”平台投用后,吨煤产汽率提升1.25%,每吨蒸汽经济效益提升1.08%,综合能效提升2.34%。每年可节省燃煤成本600万元,减少用煤量5000吨,减少碳排放约9000吨,实现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深耕“田园诗画”,支持生态价值实现

  浙江金融监管局持续深化绿色权益市场化探索,推动水权、排污权、林权等生态资源向经济价值高效转化,构建了“权益—金融—产业”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

  浦发银行金华分行立足区域特色,聚焦新型农业业态,推出“一企一策”绿色信贷方案,今年以来向新希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增投放了1亿元项目贷款,专项用于“金华市婺城区林苗一体化改革试点项目”建设,打造集新业态、新设施、新模式、新技术、新平台为一体的特色鲜明、深度融合的林苗一体示范点。针对涉农项目周期长、轻资产的特点,灵活设置还款期限,配套财政贴息政策,降低新型经营主体融资成本。一笔笔绿色贷款化作田间地头的清泉,既守护了稻田蛙鸣、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义乌农商银行以绿色金融为重要抓手,通过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及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探索出一条具有义乌特色的“两山”理念转化路径。

  以义乌市某五金电镀公司为例,该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五金、饰品电镀加工的民营企业,建有800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并配备了专业的氢氰酸、铬酸雾等废气收集与处理系统。为支持企业进一步实现绿色化、清洁化改造升级,义乌农商银行基于其排污权资产,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有效盘活了企业环境权益资产。

  “稍息,立正!”走进兰溪市柏社乡嵩山军事主题乐园,一群身着迷彩戎装的“小军事迷”们兴致勃勃地穿梭在乐园内,了解国防知识,体验军事化生活。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嵩山军事主题乐园位于柏社乡北舒村嵩山脚下。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柏社乡积极开展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盘点,引入乡贤投资项目,以军事拓展主题开发游乐园。然而,山体地质坚硬,施工难度较大,建设前期资金出现缺口。了解情况后,兰溪农商银行主动伸出援手,为其提供信贷资金1000万元,保障工程如期推进。

  “家里土地闲置很久了,这次建设主题乐园让这块闲地生了钱,我还找到了工作,真是太好了!”北舒村民舒大伯高兴地说。据统计,该项目已带动周边200多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