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龙港企业“领跑”细分赛道

  本报讯  金田新材的生产车间,BOPET薄膜生产线正高速运转,一卷卷高端薄膜接连下线;中域科技的模内贴标车间内,温变标签随水温灵动变色,光栅效果转转杯在灯光下呈现出惊艳的3D质感;镭博包装的柔性版印刷机不停歇地运转,献礼版汾酒标经过多道工艺后整装待发……坐拥“中国印刷城”金名片,温州龙港市正以科技创新为密钥,打开传统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新大门。

  在新材料领域,本土龙头企业金田新材的突破极具代表性。搭载国际先进智能制造技术的新产线,创新性引入在线涂布工艺,成功攻克传统生产中“基膜需二次加工”的行业痛点。

  “原本需要客户方完成的二次加工环节得以在生产线上直接完成,显著降低了客户的使用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金田新材副总裁方超介绍道。

  印刷产业的技术革新同样多点开花。

  浙江中域科技深耕模内贴标领域十余载,打磨出四大核心工艺创新成果:温变模内贴标签、光栅效果转转杯、裸眼3D效果标签、浮雕质感效果标签。这些更贴近年轻消费场景的工艺创新,为企业赢得喜茶、古茗等茶饮品牌的订单,年产值较转型前实现50%的增长。

  在标签印刷细分领域,浙江镭博包装凭借柔性版印刷的“柔”术突围。“这台设备兼容性比较强,无论是膜类、纸类还是铝箔、PVC等材料,都可以印刷。”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柔性版印刷速度快、适合大单生产的优势,产品广泛应用于日化、酒类、电子等多个领域,2024年产值超亿元。

  聚焦技术深耕,温州豪格防伪科技则将液晶防伪与UV增效技术结合,凭借3项发明专利和46项实用新型专利跻身“2025中国标签印刷业品牌影响力50强”,以技术壁垒筑牢竞争优势。

  在龙港,科技创新绝非企业靠“单打独斗”,而是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的协同生态,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政府推行的“揭榜挂帅”机制成为关键纽带。金驰科技便是这一机制的直接受益者。企业与浙江理工大学深度合作,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订单响应到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企业今年研发投入的成本得以大幅降低,研发的生命周期也大大缩短。”公司总经理朱宏达欣喜地表示。目前,龙港已启动2025年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征集,持续向“卡脖子”技术亮剑。

  高校智力资源的注入为创新提供了深厚支撑。华旭实业与浙江师范大学共建“儿童早期语言阅读文学研究中心”,将儿童文学与教育心理学前沿成果融入绘本研发。这家以做圣诞卡片印刷起家的龙港传统印刷企业,继开发AR互动儿童文创产品后,得以朝着少儿书刊读物产品的内容领域奋力转型。

  政策扶持则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心剂。龙港设市以来推出印刷包装产业重塑计划,推动印刷业内掀起新一轮设备更新潮,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传统印刷产业提档升级。

  “依托设备升级和工艺迭代,实现产能、品质、效益的多重突破,在同质化竞争中开辟出发展新赛道。”乘龙印刷董事长杨介战坦言。

  如今,龙港已拥有各类印刷设备5200多台套,其中四色以上高档胶印机700多台,为科技创新筑牢硬件基础。吴诗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