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未来产业”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及科技金融中心配套场景政策
工行将由金融供给者转向生态赋能者
![]()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张伟武介绍,工行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启动设立了800亿元科技金融创新基金,撬动了更多资本满足科创产业多元化需求。未来,工行将进一步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本,加快积分贷、研发贷等拳头产品创新,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创新领域,全力支持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和未来产业孵化器建设。
此外,工行还将强化跨境服务,助力科创企业全球经营。作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工行已经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机构,在12个国家担任人民币清算行,可以为科创企业在境外资本引入、产品技术进出口等关键环节提供跨境结算、贸易融资、跨境担保和汇率避险等一揽子全套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开展全球经营。未来,工行将进一步发挥国际化发展优势,聚焦数字技术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有效提升数字贸易跨境服务能力,扩大科技型企业覆盖面,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商银行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胡贤文在现场发布了工行“未来产业”全面金融解决方案及科技金融中心配套场景政策。
胡贤文表示,工行将坚持“四融”赋能,强化全口径融资,提供全天候融通支持,打造科技金融生态服务平台,以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汇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创投机构等,搭建“转融增智”四大核心模块,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注入更多生态动能;将提供司库、智链、交易、国际四大优质服务品类,助力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阶段就能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继续靠前服务,持续打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圈、朋友圈,做好金融服务的“最先一公里”,助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当天,工行与吉利控股、海康威视、灵伴科技等6家深耕人工智能、硬科技等领域的科创企业,以电子签约形式缔结合作,签约金额近200亿元。这将为签约企业技术迭代、市场拓展注入澎湃“金融动能”。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工行科技贷款余额达6万亿元,服务科技型有贷企业户超11万户,形成比较好示范效应。本报记者 李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