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唱反诈 方言讲防非
绍兴全域打响钱袋子“保卫战”
![]() |
瑞丰银行走进齐贤村开展文艺汇演,宣传反诈防非知识。 |
![]() |
绍兴大悦城变身“防非知识游园会”。 |
![]() |
新昌县回山镇官塘村反诈宣传专场文艺汇演活动现场。 |
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为契机,绍兴金融监管分局将金融知识宣传教育贯穿全年。在浙江金融监管局的指导下,绍兴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市县两级防非打非工作机制成员单位,组织银行保险机构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助力提升社会大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通讯员 陶文棋 姜衫 本报记者 赵琦
百支队伍进基层
防非宣传的“绍兴解法”
活动月期间,绍兴金融监管分局指导全市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等“七进”活动800余场,有效覆盖群众超5万人,有力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6月14日,绍兴市越城区大悦城商场变身“防非知识游园会”。绍兴金融监管分局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设置“防非答题大闯关”等互动区,吸引200余名市民参与趣味答题。工作人员现场拆解“虚拟货币挖矿”“黄金租赁返利”等新骗术,一位年轻白领感叹:“原来骗子连‘元宇宙投资’都编出来了!”
瑞丰银行创新“夜市反诈”模式,将防非知识编入《防非版NEW BOY》歌曲,在绍兴市柯桥区齐贤街道齐贤村晚会上引得村民齐诵:“陌生链接不乱点,转账汇款先核实!”
防非新创意破圈
当传统戏曲遇见短视频
绍兴金融监管分局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宣传形式,既结合传统戏曲,又发挥数字优势,推动防非宣传更加贴近群众,通俗易懂。
新昌县回山镇官塘村的戏台上,传统艺术赋能防非宣传,舞蹈、戏曲、小品等多种多样的防非表演正在开展,台下观众哄堂大笑:“这不就是村口老李遇到的骗局嘛!”
绍兴各金融机构还在线上平台推出各类防非短视频。广发银行绍兴分行推出短视频《骗子崩溃日记:这届老年人太难骗了!》,用骗子的视角吐槽:“现在的老人比我还会查金融牌照!”兴业银行绍兴分行精心制作《当心!“云牧场”变“云陷阱”》,在“云牧场”买“区块链”奶牛,牛越养越壮,血汗钱越投越少。浙商银行绍兴分行通过《孔乙己求职记》,讲述“孔乙己”细数法条,巧妙应对非法集资陷阱的生动故事。人保财险绍兴市分公司原创视频《警惕财富“毒苹果”》,用三个生活场景讲述集资诈骗常见手段。《当心!“云牧场”变“云陷阱”》《骗子崩溃日记:这届老年人太难骗了!》2则短视频还入选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短视频征集大赛基层风采奖投票环节,均排在前50名。
银发幼苗抓防护
一老一小的防非“金钟罩”
当前非法金融活动高发,手段不断翻新变样,“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往往因为金融知识储备不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更容易受到侵害,为此绍兴金融监管分局引导各银行保险机构在宣传活动中定向施策、精准宣教。
在绍兴市上虞区高丰社区,建设银行上虞支行员工结合近期出现的老年群体被诈骗事件,生动讲解高息理财、高价保健产品等常见诈骗陷阱,并讲授防范诈骗小技巧,采用有趣的提问抢答式方法,加深老年群体对反诈套路的印象。“成本30块卖我3000?这帮骗子!”王大爷听完讲解后气得跺脚。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越城区外滩社区,太平洋寿险绍兴中心支公司员工用方言进行案例教学,帮老人建立“三不”防线: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验证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随着被受骗人群的日益年轻化,防非宣传更要从小抓起。诸暨浣江小学的班会课上,上海银行诸暨支行员工结合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对师生进行面对面宣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融安全意识。
新昌南明小学则把家长会变成防非课堂,新昌金融监管支局、县公安局、县教体局等工作人员用真实数据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要警惕“高收益无风险”“境外投资”等极具诱惑性的宣传话术。
工商银行袍江支行在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开设“求职防坑课”,揭露培训贷、刷单返利、背债诈骗等新型陷阱,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
慧眼识破大骗局
银行员工的防诈瞬间
银行网点转账拦截是阻断非法金融活动链条的有效环节。在宣传月活动中,绍兴金融监管分局引导各银行机构把好资金划转重要关卡,积极识别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帮助金融消费者避免损失。
家住绍兴的年近七旬的汪阿姨在交通银行网点办理退休金支取业务,接待柜员敏锐发现汪阿姨手机中弹出的风险预警,进一步沟通发现其安装了多款境外投资App。诈骗团伙在汪阿姨小区以“听课送礼”为诱饵,诱导老年人下载虚假投资App,充值可获返利,App登录密码还由所谓“工作人员”掌握,需上门操作,客户个人信息全面泄露。银行员工果断报警,民警迅速出击,及时避免诈骗事件的发生。
张女士在恒丰银行网点提前支取4万元定期存款,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张女士以“为儿子买房”为由取款,却对房产位置、价格等关键信息含糊其辞,所说的小区名称根本不存在。
原来,张女士朋友向其推荐了一款“高回报”投资项目,声称投入1万元每月可获利2000元,并且已经小额获利,此次是为了加大投资。银行员工配合民警揭露了“高收益投资”背后的诈骗本质,让张女士及时意识到了风险,守住了自身的钱袋子。
反诈利器“五看法”
筑牢非理性投资“防火墙”
为有效发挥银行保险机构专业优势,加强非法金融活动前端治理,绍兴金融监管分局总结形成“五看”识别投资风险法,从信息来源、投资收益、发行主体、运作模式、购买方式等五方面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强化风险防范识别能力,守住“钱袋子”:看信息来源,做到“三警惕”,警惕夸张宣传,警惕社交媒体风险,警惕熟人介绍;看投资收益,做到“三比对”,比对产品收益率,比对支付时间,比对支付方式;看发行主体,做到“三了解”,了解集资合法性,了解注册时间和地点,了解经营情况;看运作模式,做到“三分析”,分析销售模式,分析投资项目,分析操作模式;看购买方式,做到“三关注”,关注购买渠道,关注购买人群,关注风险提示。
绍兴金融监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切实履行监管职责,不断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和宣传力度,打响防非打非的“绍兴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