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金融】

台州保险业积极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并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保险行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服务实体经济要求。

  浙江金融监管局立足辖内实际,印发《关于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持续丰富金融有效供给,实现各类金融手段相互补充、金融机构各展所长,更好地满足广大市场主体和金融消费者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通讯员 陈梦雪 徐杰慧 黄文慧 洪闽楠

  本报记者 赵琦

  知识产权保险为科创企业加码

  台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拥有在册民营企业27.08万家,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8%的GDP、85%的进出口额、86%的税收、90%的就业和98%的企业数。随着创新类企业与日俱增,当地有效专利拥有量24331件、商标有效注册量69971件、驰名商标1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0.23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29家。目前,新增PCT专利申请446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171件。

  然而,随着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知识产权纠纷事件日益凸显,不少创新型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维权困难。台州金融监管分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为创新主体自主知识产权的确权、用权、维权提供风险保障,创新推出“知新守护”——知识产权全链条“保险+服务”方案,加大助企纾困支持力度,大力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激发社会创新动力和经营主体活力。

  “以前专利维权差点把咱们压垮了。有了‘知新守护’,企业压力一下子小了很多,有保险公司给咱们专利维权支持,不仅能带来经济损失的补偿,还能让企业未来更好发展了。”浙江某科创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该科创企业是一家先进机械设备的创新型企业,相关品牌系列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29% ,销售额名列第一。该企业自2019年以来起连续三年遭遇三次侵权,其核心专利一度陷入侵权纠纷,三次的侵权案使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遇到了一定阻碍。在了解到该企业需求后,人保财险台州市分公司第一时间与企业沟通联系,经过多次沟通,为该企业多个专利量身定制了“知新守护”——知识产权全链条“保险+服务”方案。

  投保当年,企业又一次遭遇新的侵权事件。人保财险台州市分公司在接到报案后,第一时间与合作律所积极参与调查、取证,成功立案,为企业带去了最贴心的保险服务。通过知识产权专业团队的指导维权,大大降低了该企业的维权成本,为该企业积极维权创造条件,解决了被侵权后难维权的困境,也为企业负责人加大了维权底气和维权意识。

  截至2025年2月末,人保财险台州市分公司已承保知识产权项目40余个,数据知识产权1个,累计提供8453万元风险保障,持续为科技活动主体提供全面知识产权风险保障,全力为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注入强有力的保险保障。

  生活中的“安全坝”

  台州市虽不属于地震多发地区,但同样面临着地震灾害带来的潜在风险。

  然而,农村居民住宅在建造时往往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材料很多采用土坯、砖砌,难以承受地震冲击,农民抗风险能力脆弱。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推出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试点项目,通过保险机制分散地震风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平安财险台州中心支公司根据农村与城镇住宅的差异,设计了差异化的保险金额和费率,确保产品既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又能提供有效的风险保障。同时,简化投保和理赔流程,提升服务效率,确保保险产品的普惠性和可及性。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为砖木结构的每户农村住宅提供10万元的风险保障。

  “我在村里住了半辈子了,没想到这房子也能上保险,虽然地震的情况还没碰到过,再怎么说住着都安心多了。”三门县沿赤乡沿江村的农户余张云说。

  “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项目为其他地震多发地区的巨灾保险推广提供了较强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平安财险台州中心支公司以台州各市县部分农村为起始点,一步一步地向外打开、扩容,发散、覆盖更多的区域,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制定出符合台州实际的自然灾害保险产品,在保险责任上也能趋于更加成熟,切实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民生活筑牢‘安全坝’。”平安财险台州中心支公司总经理蔡勤表示。 

  截至2025年3月,平安财险台州中心支公司已为台州市农村地区累计5858户居民提供了5.86亿元的地震巨灾风险保障,同时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解读,农村居民的风险意识和参保积极性显著提升。

  农户的“暖心伞”

  近年来,台州市政府持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和投入。玉环文旦是玉环区域特色农产品,目前在清港镇、玉环经济开发区等地已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果”“共富果”。

  然而,由于文旦防灾能力弱,缺少先进的防灾设施与有效的技术手段,冬季的冻害、春季的晚霜无法有效预防,低温冻害气候已成为影响文旦生产的最大因素,给种植户们带来损失风险。

  浙江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保险机构联动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气象局、财政局等部门,邀请文旦协会专家探讨保障内容、承保方案、开展模式,借鉴其他省市成功试点经验,量身定制玉环文旦低温指数保险,分担农户风险,以农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农业强国建设。

  “以前遇到寒潮,只能眼睁睁看着文旦树受冻,现在有了保险,心里踏实多了!”文旦种植户笑着说道。

  “文旦种植指数保险项目坚持以保障农户为出发点,采用适度保障、低保费、财政适当补贴的方式,对符合投保条件的文旦种植户进行保险,在文旦受到霜冻损害的第一时间送上赔款,帮助恢复生产,为种植户们兜底。”国寿财险台州市玉环支公司主要负责人陈海敏表示。

  自2020年推广以来,文旦低温指数保险投保意愿高涨,2024年参保面积达到1.07万亩,参保率从2020年的26.71%增长至64.81%。经初步测算,2025年承保面积将达到1.2万亩。

  “用一颗文旦的钱就能保一亩,只需要付出小钱就能得大保障,早上说温度达到,下午钱就打来了,这样的保险值得买。”果农拿着刚刚收到银行理赔款到账短信的手机,脸上难掩笑容。与传统种植保险相比,文旦低温指数保险在理赔依据、流程、风险管控和费率厘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得到种植户们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玉环文旦低温指数保险的推广,不仅为农户撑起了“保护伞”,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人寿财险台州中心支公司持续创新,开发文旦热带气旋风力指数保险,计划于今年进行试行。


科技金融时报 【金融】 00004 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5-04-08 科技金融时报2025-04-080000400031 2 2025年04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