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润万家多方联动筑防线
实战拦截:警银联动截断诈骗链条
![]() |
在金华银行衢州分行“3·15活动”中,一位居民正在制作艾草锤。 |
![]() |
浙商银行衢州分行现场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
![]() |
中信银行衢州分行在北门社区普及金融知识。 |
![]() |
民泰银行衢化支行工作人员与警员携手,为客户分析网络骗局,守护群众“钱袋子”。 |
为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帮助社会公众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浙江金融监管局聚焦“维护权益”主题,引导金融机构突出浙江特色,网格化推进防范非法集资和非法金融活动教育宣传,通过充分展示打击非法金融中介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经验或成果,以此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意识和提升防范意识。
衢州金融监管分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工作要求,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日为契机,组织辖内银行机构围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核心目标,聚集电信诈骗、非法集资、洗钱等领域开展金融宣传活动,主动构建“宣教+拦截+治理”的全链条防护体,为实现安全稳健的金融生态注入强劲动能。
通讯员 朱颖 王秋航 夏玥 黄小玲 陈璐媛
本报记者 郑谦
“幸亏你们的专业提醒,不然真要蒙受损失了!”3月13日,民泰银行衢化支行大厅内,个体商户徐先生紧握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场看似普通的资金咨询业务,却意外成为反诈实战演练现场。
当日,徐先生焦急咨询名为“买卖提”的线上交易平台的资金规则:商户收款仅到账80%货款,剩余20%转为可兑换现金的积分;付款方支付时却能获得远超实际金额的积分返利。“资金总量看似守恒,但支付方积分价值远高于支出金额。”柜员敏锐识别出该模式具备资金盘特征——通过虚构交易场景,利用积分兑换机制实现系统性“空转”,实则为庞氏骗局资金池。支行立即启动反诈应急预案,营业经理、客户经理迅速到场研判,同步向辖区经侦部门发送预警信息。
在等待警方期间,该行工作人员以近期破获的同类案件为例,向徐先生剖析“拉人头”“层级返利”等诈骗手法,并针对其扩大经营的心理,推荐“小微快贷”“信用增值”等合规融资渠道。“这种积分体系是用后来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收益,注定崩盘。”经侦民警到场后,结合平台数据模型指出风险。经警银人员2小时联合劝说,徐先生最终解除账户绑定,避免了潜在损失。
此次拦截凸显民泰银行“三层防护机制”成效:柜员首问负责制触发初级核查,业务骨干开展深度研判,警银联动预案形成闭环拦截。接下来,民泰银行衢州分行支行将在衢州金融监管分局的指导下持续更新反诈知识库,针对近期频发的“虚拟货币”“区块链投资”“跨境赌博”等新型骗局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共同守护公民的钱袋子。
文化浸润:传统手作解码防诈智慧
金华银行衢州分行于3月7日推出“艾香伴金融 巧手护钱袋”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传承与金融知识普及有机融合。
在营业大厅内,20余名客户围坐一堂,该行金融宣讲员以近期高发的电诈手段为切入点,通过情景还原、互动问答等形式,拆解诈骗分子利用AI语音合成等技术实施的犯罪链条。针对老年群体,重点剖析“以房养老”“养生保健投资”等精准围猎套路,现场演示“三不一多”,即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的应急响应机制;面向年轻客群,则聚焦“注销校园贷”“刷单返利”等新型骗局,强调个人信息“四不原则”,即不随意扫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授权免密支付、不泄露验证码。
为强化教育效果,金华银行衢州分行特别策划艾草锤手作体验环节。工作人员将艾草“驱邪扶正”的中医理念与金融防诈的“祛除风险”内核巧妙关联,指导客户将艾草、棉布、锤柄等材料制成寓意“敲碎骗局”的养生锤。活动现场,李阿姨边缠锤柄边感慨:“这艾草锤既是传统手艺,又是防诈警钟,以后遇到‘高息理财’推销,我就用这锤子提醒自己保持清醒!”活动结束后,50余份反诈宣传手册和艾草锤一起被客户带进社区、家庭,形成二次传播效应。
网格深耕:织密社区防非安全网
3月1日,浙商银行衢州分行“3·15”清源护盾行动正式开启,通过构建防“电诈、打非法、反洗钱”三位一体社区防互网,全方位普及金融知识,提升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为金融消费者筑牢权益保护的防线。
该行充分利用全辖 4 家网点作为宣传主阵地,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金融知识短片、张贴海报、摆放宣传折页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在客户等候区,分行特设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区,工作人员主动向客户讲解金融知识,从理财观念到产品风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答疑解惑,构建起常态化金融教育宣传模式。此外,该行还开展“微沙龙”活动,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等知识,帮助客户提升金融素养,保障其知情权和选择权。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浙商银行衢州分行积极走进社区开展面对面宣教活动:营业部入驻斗潭社区,举办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奖问答活动,居民参与热情高涨,现场气氛热烈;常山支行走进定阳社区,发放宣传手册,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防范电信诈骗、识别非法集资等知识,受到居民好评。该行还特别关注老年群体,耐心讲解新型金融诈骗手段,帮助他们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3·15”活动只是起点,浙商银行衢州分行将在衢州金融监管分局的指导下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探索金融消保教育新模式。该行将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让金融知识传播更广泛、深入、高效。同时,该行将致力于提升服务质量,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为消费者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场景融合:筑牢资金流动防火墙
中信银行衢州分行联合衢州北门社区打造“金融安全生态圈”,以“金融+文旅”破题,将风险防控嵌入文旅消费场景,受到社区群众热捧。
在北门历史文化街区,中信银行衢州分行的“零钞兑换驿站”增设反洗钱宣传模块,工作人员在为商户提供收到破旧的人民币纸币和生锈的硬币的兑换解决方案的同时,还为商户讲解可疑交易的特征等法规,有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精心守护大家的钱袋子。
活动当天,中信银行衢州分行在“赵抃祠”门口摆上“反诈鲜花摊”,为来往的游客发放鲜花和宣传折页,温馨提醒守护游客的金融安全,带给他们一趟不一样的衢州之旅。游客们感慨:“没想到,衢州这座城市不仅风景宜人,人民更加美丽,让我们的旅行也更有安全保障。”
为更好地将金融安全落到实处,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衢州金融监管分局将持续深化“消保+”模式,指导辖内银行机构通过制度化、场景化、数字化的多维举措,织密“不敢骗、不能骗、骗不成”的立体防互网,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御,为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构筑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