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千余场科普活动传递科学的精神与乐趣
本报讯 科学实验秀、科技小院故事分享、阿里无影电脑魔方演示、千年前的沈括与现代公务员穿越时空的对话、发现“苹果长蘑菇”的邓女士现场讲述发现过程……9月14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浙江(杭州)主场活动,在杭州南湖未来科学园拉开序幕。这既是一场对“浙里”新质生产力的探寻,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一次深刻诠释。
由浙江省科协、省委社工部、省科技厅三部门共同打造的“十百千万”科学传播梦之队在现场登台亮相。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TOP10、“我为科普代言”TOP10和网络科普达人TOP10名单发布。据悉,目前全省共有318位专家经推荐入浙江省科学传播专家库。
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新质生产力科普专项行动,省市县共同发力,涌现出一批以新质生产力体验为主要内容的科普馆、体验点,呈现点、线、面的多维突破。现场,由浙江省科协择优遴选的113家浙江省新质生产力科普体验馆(点)名单正式对外公布。此外,杭州市新质生产力产业科普专项行动也正式启动,并发布了首批27家新质生产力科普馆名单,杭州余杭首个新质生产力科普加油站——湖畔实验室科普馆正式开馆。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红鹄有志”和“青出于蓝”两支队伍开启了一场面向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和公务员五大重点人群,以“十百千万”科学传播队伍为先锋的“浙里”新质生产力的探寻之旅。
红蓝两支队伍通过越秀越科学、科学连连看、科学飞花令、是真还是假以及科学时光机等五个环节的比赛,不仅展现了各自的科普技能,更传递了科学的精神与乐趣。
来自德清的“苹果长蘑菇”视频主人公邓女士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她通过讲述个人的科学发现过程,向公众展示了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现象,背后也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邓女士的故事启示了人们要更加关注身边的细微之处,激发大家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的科学精神。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结合这一话题,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普通公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科学精神,并鼓励更多人加入到科学普及的行动中来。
全国科普日是中国科协发起的一项重要科普活动,自2005年起每年在9月的第三个双休日举办。2024年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时间为9月15日至25日,浙江全省各地将陆续开展3000多场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本报记者 叶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