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糯1号”出省试种 瓜菜良种千里援川
绍兴农业“芯片”加速走向全国
本报讯 经过20余天的发育,在湖北和安徽两个糯稻基地种下的“鉴湖糯1号”,现已长成了一片嫩绿健硕的幼苗。这是“鉴湖糯1号”首次出省试种,种下的种子共100公斤。
“若此次试种成功,我们将在这两个基地全面铺开种植糯稻,届时将有效提升糯稻和黄酒的品质。”绍兴市农科院糯稻研究所所长宋幼良介绍,经过十年研发培育,“鉴湖糯1号”是目前抗病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一个品种。
培育优质高产的糯稻新品种,对绍兴黄酒产业的发展影响深远。然而,一直以来,由于糯稻稻茎软弱,不仅容易倒伏,还时常遭受虫害,种植户综合考量,更愿意选择种植亩产量较高的杂交水稻,导致绍兴本地市场上的优质糯稻远远跟不上酿酒所需。这两年,绍兴市农科院联合浙江省农科院、绍兴黄酒集团等,开展了优质绍兴黄酒专用糯稻新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鉴湖糯1号”便是选育的适合酿造优质黄酒的糯稻品种之一,已在浙江省内试种。这次赴外省试种,也是一次适应性试验。
发展自主种业,守住农业“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绍兴市农业部门、种子企业积极联手省农科院、高校院所等,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填补自主研发空白,培育出更多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走出了一条种源自主可控的新路。
作为绍兴市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级稻品种,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舜达135”早籼稻种子,今年春耕卖了300万公斤,是去年的两倍,种植地区不仅遍及省内,还扩展至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绍兴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晚粳糯稻“绍糯9714”已连续15年成为浙江省糯稻种植当家品种,湖北、安徽、江苏等地也推广种植多年。
除了水稻,绍兴市在瓜菜、林果花卉、旱粮、畜禽育种等领域也取得突破。“翠栗6号”等翠栗系列南瓜品种成为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唯一主导的南瓜品种,栽培面积占全省的60%左右。今年3月,“翠栗6号”还在绍兴市农科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跨越千里,种到了四川省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基地里。在农业农村部遴选的2023年度和2024年度农业主导品种中,“绍兴鸭”品种成功入选。此外,绍兴的兰花、茶苗、香榧等,也都走出了绍兴,走向全国。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在种业振兴战略推动下,一个个“卡脖子”难题被突破,一家家种业创新型企业崭露头角。绍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发力,选定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大的种业企业,通过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加速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绍兴种业振兴迈上新台阶。 周梦琪 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