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迎来建所70周年

践行大食物观锚定渔村共富

  本报讯 8月27日,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所7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舟山举行。会上,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与12家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签约授牌。

  回望70年,研究所开展了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技术支撑工作,率先为主提出并不断完善的“伏季休渔”政策建议,已成为我国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制度之一;开展了以渔村共富为目标的海水增养殖技术示范,积极挖掘种质资源,突破东海大小黄鱼、乌贼等10余个本土物种的规模化繁育技术,消失近20年的本地乌贼产量恢复到3000吨以上,衰退的大黄鱼资源得到有效增加,同时还成功培育黄姑鱼“全雌1号”新品种,构建三疣梭子蟹反季节育苗和高产养殖新模式。

  围绕渔业现代化目标开展了渔业装备研发,设计各类远洋捕捞渔船节能型船型、船载超低温冷冻冷藏装备、鱿钓机和金枪鱼钓机、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设施等渔业装备,其中船载超低温冷冻冷藏装备技术已成为全省和全国主推应用的技术之一。积极践行“大食物观”理念,围绕生命健康目标开展了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应用,水产品中潜在危害因子精准高效检测管控、海水养殖尾水治理、环境污染修复治理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70年来,研究所共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20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109项。目前,拥有农业农村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舟山)、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两个部级科研与服务平台,以及浙江省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舟山市市长徐仁标表示,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扎根舟山、服务舟山70年,为舟山市渔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希望,研究所始终耕耘在海洋渔业领域,对标我国一流科研院所,厘清思路,找准定位,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彰显特色,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一大批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在与地方融合发展上开创新跑道,在海洋强省战略中开辟创新思维,成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智囊团和智慧库。

  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严小军希望研究所围绕事关浙江海洋渔业领域的重大海洋科技问题,在蓝色粮仓、健康海洋、深海生命、数字海洋、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大展拳脚,干出一番新的事业来,为浙江渔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水产科学院副院长韩刚、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包振民院士代表兄弟单位对研究所建所70周年表示祝贺。

  通讯员 王利明 本报记者 赵琦


科技金融时报 【要闻】 00002 践行大食物观锚定渔村共富 2023-08-29 2 2023年08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