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高端装备创客精英齐聚乐清
接连决出两大产业“未来之星”
本报讯 氢能、光伏、动力电池……20家企业竞跑“万亿赛道”,谁将突围成功?8月24日,2023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十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行业总决赛在温州乐清举行。面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以赛为梁,科创企业纷纷给出创新技术应用转化的活力答卷。
最终,新能源行业初创组浙江理工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长组浙江金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温州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浙江省总决赛。此外,16家参赛企业获企业优胜奖。
“我们项目主要集中在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领域,主要采用‘高镍三元+硅碳负极’‘富锂锰基正极+锂金属’两套技术体系,构建了新型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隔膜制备工艺,其中固态电解质隔膜具备高热稳定性,在极端温度条件下不会发生热收缩,提升安全性,另外我们构建的新型电解液体系能够让高容量负极材料稳定应用。”金羽新能总经理黄杜斌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以往赛事,新能源行业赛涌现不少女性面孔。如温州高企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包素娇表示:“我带领团队13年了,项目主要致力于研发水系锌基电池产品,适用于削峰填谷、风光电配储、峰谷套利等为代表的固定式储能领域,其中我们还创新采用非金属极框电解槽,在安全性上相对较高。”
作为大赛主评委席之一,嘉兴银行科创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姚晓斌认为不少项目科技含量强、市场前景好。如华锦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展示的储能项目,在电池管理系统(BMS)领域,具备相对完整闭环的储能技术价值链,并且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而在新能源行业中,储能端的应用增长迅速,是科创金融支持的重点方向。未来,嘉兴银行也将对优秀项目进行进一步对接,为其提供资源赋能和整合,助力初创企业更好地创新发展。
“我本身是做技术孵化的,对于政策方面了解略有不足,通过这样的大赛,可以与专业评委和众多同行面对面交流,无论在技术、政策等方面都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且还可获得一定的发展支持,这些对于初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浙江理工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团队负责人张凯说道。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林杭儒
又讯 8月25日,2023年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十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高端装备行业总决赛在乐清举行。现场,29家科创企业现场展开项目PK,专家评委从项目技术和产品、商业模式及实施方案、行业及市场等方面对选手进行全方位考察,进行综合打分。
当天,多家企业展现出高端装备行业的前沿技术,获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好评。比如浙江领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基于微型分析技术的工业安全解决方案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微型分析传感器和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浙江华诺康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4K超高清多光谱3D内窥镜及AI辅助诊疗系统”项目,该系统将4K、3D、多光谱以及AI集成为一套系统,可以为科室医生提供超高清的3D图像,并支持2D、3D自由切换。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初创组企业浙江领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成长组企业龙兴(杭州)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浙江环动机器人关节科技有限公司拔得头筹,获得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总决赛的入场券。
“我们项目专注于航空通信、航空显示以及IMA综合模块化航电等核心技术,并且启动以国家大飞机为背景型号,开展驾驶舱显示设备的研发,重点攻克航空显示设备的关键技术和适航取证。”龙兴航空CEO胡兴介绍道,“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能够更好地梳理自身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使其更贴合市场,与此同时也能够被更多人关注。”
获得初创组第一名的领卓智慧参赛企业代表汪小知告诉记者,“路演结束后,就有好几家投资机构走出会场与我接洽,而且不仅在投融资方面,投资人和专业的评委也会帮助我们构建上下游资源网络,这对于初创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这场参赛项目行业跨度大,或涉及半导体材料领域,或涉及医疗领域,项目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可以用‘硬’字概括,还感受到十分浓厚‘创新’精神,希望线下能和选手有进一步的交流。”担任评委之一的浙江海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管理合伙人张丁说。 本报记者 林洁 通讯员 项淑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