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激活少数民族村 “造血功能”
近日,温州苍南玉龙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建设开发公司和浙江泰亨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总投资约1亿元的“消薄飞地”项目落户龙湾中心区 K11 地块商务楼,成为苍南县东阳、下垟、三星等少数民族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预计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10万元,带动增收人数1万余人。
苍南县是浙江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拥有2个畲族乡、46个民族村,有畲、回等37个民族人口3.25万,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7.8%,畲族人口2.2万,占全国畲族人口的3%。这些民族村大部分地处山区、土地贫瘠、耕地紧张,经济基础和“造血”功能薄弱。
为进一步推进少数民族村脱贫攻坚工作,苍南县聚焦“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作共赢”指导方针,通过组建强村公司、引入特色农业、强化特色产业等方式,推动少数民族村集体经济从“保底型”向“发展型”转变,夯实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桥墩镇高山、龙井等少数民族村共同出资的苍南桥墩强强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去年年初。公司刚成立,就投入1100万元,启动7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通过租赁每年能为各民族村创造15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
位于岱岭畲族乡富源村,通过村集体牵头开发和农户土地入股的模式,采取“集体+农户”办法,成立合作社,村集体出资金,农户出土地,规模发展特早熟蜜柑1500亩,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0万元,220户入社农民年户均增收2000元,从业农民年人均增收1万元。
截至目前,苍南县46个少数民族村共成立或参与强村公司5家,参与抱团项目4个,落地单村项目14个,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990万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