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峰落花落果严重 葡农抓紧保果促果
据浦江果业葡萄分会会长陈青松反映,浦江绝大多数巨峰落花落果严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站长吴江研究员通过到巨峰葡萄生产现场调研,总结了巨峰落花落果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补救措施,希望葡农抓紧保果促果,以减少当年损失,缓和树势,确保来年稳产。
一、巨峰落花落果严重的原因
1. 巨峰生殖器官问题:花器异常。据日本研究,巨峰开花期的正常胚珠率只有22.1%,即在正常情况下,只有五分之一的雌花可以授粉形成正常的果实。雌、雄花发育不同步。较高含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动素可以加速雌花的发育,但对雄花的发育没有促进作用,结果使雌雄器官的成熟进程不相吻合,大部分雌花因此错过了受精的机会,从而出现落花或幼嫩子房的大量脱落。巨峰花粉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从萌芽到花粉管抵达胚囊外侧需48小时左右,完成受精需72小时左右,完成整个授粉精需120小时左右。如遇营养失调,或遇不良环境影响,使受精中途失败,导致落花落果。
2. 开花期天气影响:气温低于15℃时或高于30℃不利于授粉坐果。
3. 土壤过干:浦江设施大棚从原来的避雨栽培设施改为连栋棚后,雨水从天沟中排出,果农在盖膜时灌水后一直未给葡萄树供水而造成落花落果。
4. 管理不到位:副梢未及时抹除,营养生长过旺, 不仅会促使花器中的赤霉素等激素含量提高,干扰正常的受精,而且还会向花器争夺养分,恶化花絮养分供应,影响受精,加重大小粒。花前连续阴雨,星状形整形,枝条重叠,树冠郁闭,光照不足,花帽不落,大小粒更为严重。
5. 病害问题:花序显露后至开花前连续阴雨天,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危害加重造成落花落果。
二、田间表现症状
1. 坐果率低,落果严重 。有的花穗中部坐不牢果,一串葡萄只上下有果粒; 有的一串葡萄稀稀拉拉不成穗。
2. 坐果尚好,但果穗大小粒严重 。正常有核大粒果占的比例不多,异常无核小果粒较多,这种果穗降低了商品性。
三、防止对策:
1. 农艺保果:巨峰有籽栽培的改开花前施氮肥为生理落果结束后施,提高树体碳氮比,减轻落花落果;开花前5~10天花前摘心(摘心处的叶片是正常叶的确1/3);对新梢基部进行扭梢可显著抑制新梢旺长,于开花前进行扭梢可显著提高葡萄座果率;花期补硼锌,秋冬施基肥时混施每亩量1~2kg硫酸锌,始花期、盛花末结合防病治虫喷硼酸溶液。
2. 调节温湿度保果:开花期使棚内温度控制在20~28℃,湿度控制在于50%~60%,有利于授粉受精。
3. 花期防治病虫害保果:新梢8~10叶、始花期、谢花后3天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金龟子、蚜虫、蜗牛等病虫害。
4.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
保果:花后15天左右,手弹花穗落果严重时,进行保果,果粒约黄豆大时,用30ml/瓶先溶解赤霉素0.25g(含量75%~80%)兑水12kg 浸蘸果穗3s,进行保果。
如果大的果如花生大,小的似黄豆大,说明大小果严重,穗内大粒果很少时剪去大粒果,再对果穗用赤霉·噻苯隆1包(5.5g)加2包高收(20ml)兑水7.5~12.5kg水膨大处理。
芸薹素内酯:芸薹素内酯在树势不同的巨峰葡萄上使用效果不同。在弱树上使用可提高坐果率,但因树体营养供给不足,容易造成小粒果增多;在旺树上使用对坐果率影响不明显,但能促进果实膨大,提高单粒重,改善品质。因此,芸薹素内酯宜在长势和管理条件良好的葡萄园使用,浓度以0.002%水剂1000~3000倍液为宜。喷洒时间为巨峰葡萄开花前后连续3次用药,第一次是葡萄开花前2d,第二次是盛花期,第三次是盛花后11d。芸薹素内酯对葡萄果形和果核没有影响。
助壮素:在见花前2天至见花第3天。使用浓度:500~750mg∕L。全部叶幕认真喷到。助壮素对巨峰葡萄内吸传导活性较强,起多种调节生长的效应。经3~6天开始有明显的抑制植株营养生长,增加钙离子吸收,可控制巨峰葡萄落花落果。
促果:对亩商品果产量不足750kg的巨峰葡萄园,采取生产二次果来弥补产量,减少损失。
方法:在葡萄4~5月开花前后留10片叶左右第一次摘心,保留顶副芽,抹除侧副芽,等顶端副梢长至4~5叶再摘心,只留顶端一个夏芽其他抹除,留2~3叶摘心,在摘心控制和坐稳果后的肥水配合下(看生长势强可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kg),顶端新梢花芽迅速分化。待主梢顶端第一副梢的基部冬芽充实饱满后且没有达到半木质化时,对主梢顶端第一副梢保留2~3片叶全园统一进行短截(短截时最好在5~7个晴天后,花芽质量较好),逼二次梢冬芽萌发结果,同时灌水并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kg,促使顶端短截部位的冬芽萌发,诱发二次果。一般冬芽萌出后就会有花,如无花则如前所述继续留2~3叶摘心而后剪梢促花。
为了确保果实品质一般每条新梢只留一穗果,每穗果留40~50粒。秋冬果留穗量不宜超过第一收的夏果,产量可以定在800~1000kg,不宜过高,以确保次年产量和当年果实品质。航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