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明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学什么
王友明(左一)在当地指导蜂业 |
“我来自农村,又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我热爱我的行业,更热爱这片热土,科技特派员工作成就了我,农民的满意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浙江大学副教授王友明说。
自2006年5月被派驻文成县桂山乡(现珊溪镇)担任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以来,王友明每月多次往返文成与杭州,一年中有1/3的时间奔波在浙南山区的田间地头,十余年如一日。
2013年起,王友明兼任“浙江省肉兔健康养殖”团队特派员首席专家入驻文成县,充分发挥自己所长,着力引进优质种兔,传授养兔技术,引导当地发展肉兔产业。他编写实用技术资料,开展技术讲座,培养科技二传手数百人。结合当地珊溪库区限养的政策,王友明通过技术提升改造、政策引导、治理污染与发展产业并举,使文成县肉兔产业迅猛发展,现年出栏80万只,产值6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
“我刚到文成的时候,这里的农业很零散,没有形成产业,农民不知道该种什么。” 王友明认为,作为科技特派员,不但要把技术教给农民,更要结合实际来布局产业,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桂山乡平均海拔有800米,昼夜温差大,他意识到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反季节香菇产业。
然而畜牧方面的行家里手却完全不懂香菇生产,王友明一时拿不定主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一直在外经商的刘际拥等人想发展反季节香菇产业,但缺乏技术指导,便开始认真琢磨香菇种植的技术。“我的专业不是种香菇的,但农民有需要,我就学习这方面知识,再把技术传授给农民。”
通过查资料、听讲座,他一边向同事请教,一边与菇农一起发展香菇种植。2015年,当地投入上千万元建成50余亩大棚种植香菇。一年后,投入开始有了回报,香菇产量达到350吨,毛利润有120万元。
文成森林资源丰富,蜜源植物多,中蜂养殖是当地的传统产业,但由于大部分蜂农年龄偏大,养殖技术落后,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养蜂效益不高,亟需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支持。为此,王友明带领团队成员跋山涉水开展调研,摸清文成土蜂零散、无序、规模小、缺乏技术等现状,提出了发展高档中蜂的规划。他积极走访相关部门,争取到县政府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和省级经费200多万元,还把自己的好友同事唤到文成,多次举办省市级中蜂产业培训班和研讨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文成养蜂类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有100多户,全县17个乡镇均有养蜂业。王友明算了一笔账:“一箱蜜蜂可以产10公斤土蜂蜜,一公斤可以卖200元,一户农户一年能养5箱蜂,就有1万元收入,足不出户也能赚钱。”文成中蜂规模从2015年年初的1000多箱迅速扩大,现有养殖户400多户,蜂群达1.5万箱,年产值超5000万元。
在组团服务中,王友明带领团队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文成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文成县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并作为股东出资成立了文成县科特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他还被任命为中心主任和法人代表。“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全方位地服务农民。”王友明说。
不但自己身体力行,王友明还影响着身边的人。在桂山乡期间,王友明一直思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的新形式。在他的推动下,浙江大学把桂山小学作为长期社会实践点,仅2017年就在文成完成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和科普计划10期,培训上千人次。
“只有用心参与,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会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 王友明说,担任科技特派员是他一生都为之骄傲的事。本报记者 王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