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浙江省科协成立60周年

陈剑平 为农之路无归期

  1994年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病毒病防控岗位科学家。198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995年获英国邓迪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科技委常委、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评估组组长、浙江省科协副主席和浙江省大湾区建设院士专家顾问团成员。

  陈剑平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禾谷多黏菌与其传播病毒内在关系,并在植物病毒种类鉴定、病毒致病和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脱毒植物组织培养苗种产业化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发表论文360多篇(其中SCI收录180余篇),主编专著10部,授权发明专利52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    

  陈剑平与植物病毒博弈了半生,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历经留学生、研究员,进而成为国内外著名植物病毒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如今,陈剑平回到家乡宁波,出任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所长,继续带领团队开展植物病毒学研究,同时开展宏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为破解我国“三农”发展的短板进行探索与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贡献自己智慧。

  从懵懂入行到学以致用

  提及为何当年选择植物保护作为自己大学时代学习的专业,陈剑平的回答显得非常“坦诚”:“当时高考我没有考好,总分超过大学录取分只有十几分,所以只能上浙江农业大学,十多个专业有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和四个字的,选专业时反正都不懂,我就选了四个字的‘植物保护’,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入了这行。”

  后来在课堂上,看到昆虫学老师王恩友在黑板上用一笔画成昆虫的消化道,陈剑平开始喜欢这个专业。“那时候上课感觉就像享受艺术一样。”1985年毕业的时候,陈剑平获得了留校任职的机会,但是在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唐觉教授的鼓励下,他毅然选择了到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工作。“唐老先生勉励我要学以致用,也正是在老先生当年的指引下,我一直走到今天。”

  1989年,陈剑平前往英国洛桑农业试验站当访问学者,在那儿他遇到了对他科研生涯影响最深的人。“当时我提出想做植物病毒与真菌的内在关系研究。我的导师亚当斯教授开始并没有答应,认为这个研究课题对我来说太难。他说他研究了17年都没有成功,国外有十多个实验室持续研究了30多年都没有突破,建议我做其他方面的研究课题。但是,当我坚持要挑战这个世界科学难题时,他二话不说就把他17年的研究笔记全部给了我,给予我最好的实验条件。”陈剑平回忆,亚当斯对科学的执着与对学生毫无保留的支持,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久而久之陈剑平甚至连走路姿势都不自觉地模仿他。“每次我在科研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会想如果是亚当斯教授会怎么做。”

  在接下来的8个月内,陈剑平不分昼夜地研究植物病毒与真菌介体的内在关系,在观察了1万个真菌的超薄切片后,终于从100多个真菌孢子体内发现了植物病毒,解决了困扰世界30年的难题;之后,他又发现了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的一种突变体及其突变的环境条件、突变过程和机理,破解了困扰植物病毒学界20多年的又一个世界难题。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在亚当斯的指导下,陈剑平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很快在世界植物病毒领域崭露头角。亚当斯担心当时国内落后的科研条件会制约陈剑平的科研创造力,因此希望他能够留在英国工作,但陈剑平最终还是谢绝了老师的好意。“那时候在英国工作一个月就能赚国内好几年的工资。不过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比钱重要,我在英国收获了严谨求实、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足以我受用终生。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没有任何不回国的理由。”

  毅然回国的陈剑平很快感受到了亚当斯的担心,在英国他有一台自己专用的电子显微镜,而当时浙江省农科院院长办公室连空调都没有,唯一的“特殊待遇”,是时任院长陈传群教授给他订了一份《科技日报》。回国后不久,他到农业部申请科研经费,时任科技司司长马世清感动于这位年轻归国科研人才的热情,但经费实在捉襟见肘,“我在办公室里等了很久,原来是马司长到各个处室去协调,东拼西凑了10万元给我,成了我回国的第一笔科研启动资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剑平组建团队、建设实验室,锲而不舍地开展植物病毒研究。二十余年来,他培养了90余名博士、硕士,他领导的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创新团队以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站在了植物病毒研究领域的世界制高点。

  一位院士的新担当

  2017年,经宁波大学邀请,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同意,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批准,陈剑平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调到宁波大学工作,这样的选择自然有“走遍天下,不及宁波江厦”的故土情节,不过他透露,这其中还有着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考量与一份新的担当。

  2012年的时候,陈剑平到淳安参加扶贫活动,在一户农户家,看到爷爷、奶奶和孙女三个人。小女孩与他女儿一般大,陈剑平很自然地与小女孩攀谈起来。“小朋友,你最向往的是什么?”“我最向往的是山核桃成熟。”“你喜欢吃山核桃?”“我才不要吃呢!”“那你为什么向往山核桃成熟?”“因为山核桃成熟,我爸爸妈妈就可以回家了。”说完,小女孩眼泪流出来,陈剑平顿时明白这是一名留守儿童。

  “在中国,有3.7亿农民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有6000万留守儿童在思念父母。我作为一名农业院士,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于是,沉浸于微观世界30多年、专致于植物病毒研究的陈剑平,开始跨学科、跨界,尝试宏观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用体系思维,从多元产业融合、多种经营主体培育、质量安全控制、科技支撑引领、互联网+流通、投资融资助推、“三农”政策创新等方面系统集成,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组合拳。

  有人说,“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一种幸福,30多年的科技工作生涯,陈剑平不变的是为农本色,以及对科学的追求和使命担当。这份少年初心从未改变,或许这是一位农业科学家最大的幸福,更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

  陈剑平说:“我在农村长大,上的是农业大学,学的是农业专业,30多年干的又是农业科研和农业科研管理,当选的也是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我一辈子姓农。”这条为农的科研之路,他归期未定。


科技金融时报 浙江省科协成立60周年 00005 陈剑平 为农之路无归期 2018-11-20 2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