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报道

把“命门”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 本报评论员

  4月16日,美国宣布制裁中兴通讯,美国商务部激活了拒绝令,禁止美国公司在未来7年内向中兴通讯销售电子技术或通讯元件。这相当于卡住了中兴通讯的“命门”。

  这一次带来的中国“芯”痛,让中国各界尤其高科技企业整整一个多星期都在痛定思痛。其实,这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之痛,是自主知识产权缺失之痛。

  中美贸易升级战中最先可能倒下的,并非所谓要被淘汰的传统产业或者外贸企业,而是一家标签式高科技企业。其背后显现出中国高科技企业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制造业大国存在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短板”。据悉,在集成电路产业,我国拥有核心技术的产品不足30%;中国制造的手机占全球77%,但只有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全世界最好的芯片在美国,其次是日本、欧洲、韩国。

  应该看到,近些年来,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越来越强,氛围越来越浓,专利申请和授权量越来越大,我国知识产权发展进步迅速。从2011年专利申请首超美国成为第一专利大国,打破此前100年里一直为德、日、美三国占据的局面后,中国至今保持着这一地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 2016年,中国受理的专利申请量超过了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专利局的总和。

  但是,透过数字的表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知识产权的质量还不高,离知识产权强国还比较远。虽然目前我国技术创新已从跟跑为主,进入并跑甚至领跑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可喜的是,就在浙江,海康威视、宇视科技、阿里巴巴、浙江大学等一批企业和高校院所,正矢志不移地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共同致力于打造世界创新高地,为建设创新强省和创新强国而努力。就在本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在更大层面统合科研力量。由浙江大学教授严晓浪领衔创办的这家高科技企业,专注于32位嵌入式CPU IP研发与规模化应用,面向多媒体、安防、家庭、交通、智慧城市等IOT领域,全球已累计出货超过7亿块芯片。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达摩院已组建的芯片技术团队,正在进行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的研发。

  在核心技术的突破上,中国需要一大批企业引领技术变革,在大国竞争的关键技术、关键领域担当重任。毋庸讳言,目前,有大量的社会资本烧在了那些所谓的热门行业,而尖端科技却受到资本巨头的冷落。因此当务之急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不让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被资本冷落,逐渐被市场抛弃。

  从国家战略到社会资本,都要紧紧盯住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要发挥中国在这方面的制度优势,形成助推创新的机制,让“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各种资源流向创新产业,鼓励原始创新,允许企业为了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进行“试错”,因为这是值得付出的学费。今年3月以来,证监会加速推行“独角兽”上市政策,让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跑步上市,这是一种很好的政策导向。

  历史经验表明,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是买不来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培育和创新。习近平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才能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进一步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就在上周末,习近平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科技金融时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报道 00005 把“命门”紧紧攥在自己手里 2018-04-27 2 2018年04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