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将进入流行高峰
今年流行强度或将高于2017年
浙江3月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比2月上升了137%。 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疫情正处于上升阶段,并将进入第一个流行高峰。并且,专家预计 2018 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2017 年。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通过接触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餐饮等物品传播。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一周左右可自愈。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发生死亡。
浙江省是手足口病发病水平较高的省份,据以往监测结果显示,浙江省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4~7月,第二个高峰出现在10~12月左右,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可略有差异。
近年来,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重症和死亡呈下降趋势,发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发特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5 岁及以下儿童,死亡主要集中在3 岁及以下儿童。重症和死亡病例中以肠道病毒 71 型(EV71)感染为主。受易感人群积累等因素影响,结合手足口病隔年高发特征,预计 2018 年手足口病整体流行强度将高于2017 年,不排除重症、 死亡有所增加的可能。
专家建议家长给6月龄至5岁儿童接种肠道病毒71 型(EV71)灭活疫苗,虽然手足口病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但是疫苗接种对于减少重症、死亡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专家提醒大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进食前、如厕后、处理呕吐物或更换尿布后要洗手;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或个人物品;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物品,如玩具等;避免与手足口病患者拥抱等密切接触;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别人,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康复后一周。本报记者 张巧琴 通讯员 江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