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AI燎原计划在杭启动
本报讯 3月21日,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杭州科技论坛暨AI燎原计划启动会”上,杭州市科委主任阳作军透露,杭州市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上市企业数量目前达到37家,其中有36家是人工智能企业。
阳作军表示,杭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之后还会继续加大对于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的发展和支持,积极打造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
杭州如何利用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先导等优势,将技术趋势转化产业赋能,从而优化业态格局和服务大众生活?论坛当天,来自科研院所、投资领域的国内专家和行业翘楚等发表了精彩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玠认为,从中长期看,包括智能建模、优化与控制系统研究,以及一体化生产过程系统研究等在内的智能综合优化,应用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流程工业的前景广阔。刘玠还对流程工业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言。
在医疗领域,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也正发挥重要作用。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邹北骥说,该领域完全可以藉此深度挖掘医疗特征,寻找能够可靠预测疾病的变量组合。
中科大博导房汉廷在题为“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颠覆与再造”的演讲中提到,面对人工智能的交互源头、并联流程和算法判断价值的颠覆,传媒业可以此作基础,再造生产模式,诞生专业记者、思想编辑崛起,创新营销模式,探索生态聚落模式等。
阿里巴巴达摩院视觉计算科学家金仲明则看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挖掘汇聚于城市海量异构数据价值、科学预测区域交通客流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即从大量异构城市数据中通过大规模计算和AI,挖掘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完成人类智能无法完成的事情(复杂度和计算量)——城市大脑或将扮演城市中与水电等基础设施同样重要的角色。
“人工智能是当前科技界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也是开发区重点布局谋划的产业方向。”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邵立春表示,将依托平台优势,强化人才引进、产业基金、创新扶持、产学研合作等政策支撑体系,着力构建集人才链、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
当天,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共同开启“AI燎原计划”,2018年,将连接政、产、学、研、资、用等环节,在代表性省会城市、地级市、百强县及高新园区共同举办“新一代人工智能燎原计划·产业新动能中国行”系列科技论坛,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于各行业的研发应用。据悉,该计划的部署方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科技部指导成立,旨在配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落地实施,从微观层面支撑重大科技项目管理。
本报记者 金乐平 赵琦
通讯员 曾维启 陶青 于坚栋 糜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