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猪场里写就不朽“论文”

——追记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王一成 本报记者 孟佳韵 通讯员 褚田芬 邵敏

图为王一成(中)为养猪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9月12日,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王一成,因长年奔波基层积劳成疾,刚满60岁的他不幸去世。连日来,王一成的事迹在之江大地流传,省农科院各研究所掀起向王一成学习的热潮,省科技厅党组专门印发了向王一成学习的通知,听闻之后记者的第一反应是“真的有人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真的有人可以无私到这种地步?”因此特意去畜牧兽医所朋友李双茂那儿求证。“王老师的事迹没有一个词有夸张成分,所有和王老师接触过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李双茂告诉记者。

  一周的采访,让记者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无私敬业、一心为农的王一成。

  42岁生日,他在猪场迎来千禧年

  “王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无以为报。”电话那头哽咽的声音是上虞祥盛猪场的养殖户阮张峰。2004年,阮张峰的父亲意外离世,20岁出头的他悲痛之余接手家里的猪场,但他对养殖生猪一窍不通。“那时候,光欠银行就有600多万元,当年猪场里还暴发疫病,每天都有大批的猪病死,破产就是眼前的事。”而就在这时,王一成向阮张峰伸出援助之手,在他的帮助下,阮张峰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如今祥盛已是年产值超6000万元的规模猪场。“这么多年了,王老师没问我要过一分钱诊费,给他钱他不收,给他东西他也不要,甚至连一顿正式的饭也没吃过,我那时候都觉得王老师对我太见外了,后来才知道他对所有的养殖户都这样,在我心里他就像我的父亲一样。”

  说起王一成,同样泣不成声的是温岭绿牧畜禽养殖场养殖户林金法。“2012年除夕夜,猪场里突然暴发疫情,看着满地的死猪我毫无办法,只能厚着脸皮大过年打电话向王老师求救。”让林金法没有想到的是,大年初一一早,王一成就开车赶到他的猪场,“隔天病死的猪即便是大冬天都臭气熏天,我们养猪的都受不了,但王老师一赶到猪场就立刻开始解剖,帮我控制住了疫情。”大过年的,林金法觉得怎么都不能让王一成空手回去,但王一成最终还是拒绝了。

  1999年12月31日,千禧年前一晚,杭州下沙的猪场突发疫情,情况紧急。接到电话之后,时任畜牧所所长的徐子伟,副所长鲍国连、王一成,立刻赶往猪场。天寒地冻,王一成到了之后穿着长筒胶鞋,一件单衣、一件白大褂就进了猪场,等制定完防疫方案,已经是2000年1月1日凌晨2时多了,三个人一人一碗泡面在猪场里迎接了千禧年。

  (下转A7版)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猪场里写就不朽“论文” 2017-09-29 2 2017年09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