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科技成果吆喝 为技术需求背书
浙江知识产权交易半年成交1.75亿元
“截至今年6月,累积完成240余项科技成果交易,成交金额达1.75亿元。”这是一组来自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下称“知交中心”)的数据。
知交中心由浙江省科技厅、浙江大学联合发起,以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为宗旨和特色,是浙江科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8月5日知交中心挂牌,2017 年春节后开始正式运营。自建立以来,知交中心就以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为核心,以知识产权创新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为两翼,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权化、商品化、资本化、证券化、产业化,目前正逐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知识产权评判认证平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集成创新平台四大平台。
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以往的科技成果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造成了交易的巨大障碍。为此,知交中心在科技成果的技术背景、基本情况、展示格式、转化方式、产业化前景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规范,结合专家点评和投资分析,形成了科技成果信息披露的新标准,并开展网上橱窗推荐和线下路演推介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受到企业普遍欢迎,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程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的“基于壳聚糖混合液的护肤产品技术”成果,根据信息披露的规范要求,明确了转化方式(普通许可),预测了市场前景,并制作了内容详实的介绍PPT,在路演后获得了多家企业的浓厚意向。在知交中心的运作下,科技成果不再只是数据、论文,而变成了让市场喜闻乐见的商品项目。
今年5月,知交中心举行了浙江大学科技成果专场路演拍卖会,吸引了来自省内外40多家企业和金融机构,最终5项科技成果成交,总成交额880万元,溢价率32%。据了解,参与竞价的6项科技成果共含技术专利13项,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充分体现了知交中心的“专利拍”特色。
受到市场追捧的背后,是知交中心对买卖双方对接需求的精准把握,这得益于知交中心建立的企业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以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技术交易记录为基础,对入库企业的专利申请及拥有情况进行智能分析,绘制出该企业的专利分布图。依靠这些数据信息,可以找到有相关专利需求的企业。在浙江大学科技成果专场路演拍卖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这个数据库牛刀小试,精准邀请到省内外40多个意向企业前来参会。(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