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创新评价体系倒逼经济转型

永康首发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

  本报讯  永康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课题日前通过国家专家组论证。专家组认为,永康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模式,为全国实现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测算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也标志着永康成为拥有“五金指数”“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的双指数县市。

  “通过数据申报还能帮助企业节约成本。”作为课题数据采集企业之一,浙江哈尔斯公司成本核算部经理陶春晖对统计局的直报平台已十分熟悉。这套体系通过对企业申报物质资源生产、消费、调入调出等基础数据,实现精准把控物质资源“来龙去脉”,测算出资源产出率。

  近年来,永康发展循环经济成效明显。目前坐落在永康330国道旁的废旧金属材料交易市场,吸纳全市3000多家企业和2万余人经营和从事废旧材料循环利用加工业,而从事资源再利用的企业则多达8000多家,市场上95%以上的废金属得到利用。通过打造绿色智造、生态农业循环、再生资源无害化利用、新能源汽车产业4条循环链,健全循环经济数据统计体系,倒逼经济转型升级。

  该市还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先后出台再生资源回收、秸秆资源化利用、垃圾分类处置等13个政策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循环经济引导发展资金,成为全国唯一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县,被列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地区之一,建立了我国首个县级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打造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永康模式”。

  今年,该市投入150多万元专项资金,启动《循环经济发展指数平台与统计云平台数据交换系统》的软件开发,与长三角循环经济研究院、同济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主要包括评价功能、考核功能和预警功能三大板块,旨在全面准确对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出定量描述;开发内容为评价体系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及数据交换与共享。“编制与发布循环经济发展指数,不仅为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且对增强永康外向型经济发展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表示。

  根据永康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以2010年为基期,2016年永康市资源产出率达到5489.62元/吨,提高21.4个百分点,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达到133.72,年均提高4.96个百分点。孙武斌 谭孝军 秦小建


科技金融时报 一版要闻 00001 永康首发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指数 2017-07-07 2 2017年07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