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产经】

服装大省谋划个性化规模定制

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

  6月15~16日,一场以“定制融汇,智能制造”为主题的“中国服装定制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大会”在绍兴召开。诸多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线上定制业务负责人、定制品牌设计师等特邀嘉宾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消费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背景下,服装产业如何实现个性化规模定制等话题展开探讨。会上,浙江省时尚产业联合会成立,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当选首届会长。

  时尚产业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万亿级产业之一,浙江省作为服装产业制造大省,拥有22家全国纺织服装百强企业。同时,浙江也是信息大省,聚集阿里巴巴等互联网龙头企业,浙江大学、中国美院、浙江理工大学等科研力量,2个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国家试点正在先行实践。目前,省内淘宝男装、万事利、慈星股份、报喜鸟、华孚色纺、月白嫁衣、衣邦人等企业已在服装个性化定制领域取得实质性的探索。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孙瑞哲表示,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洞悉数字化时代对服装产业科技创新、时尚表达、服务再造的深刻影响,着眼于新经济时代服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创造互联网时代产业发展新优势,落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满足并创造消费新需求,这是行业发展必然的路径选择。

  “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能更快更多更精准地获取客户需求,促进企业在市场、营销、设计、研发方面的变革和供应链集成创新,引领着传统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王素娥表示,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制造业组织方式、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生态的巨大变化。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近些年,定制正在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面对市场消费升级,国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三品”战略,吹响了服装行业深入转型的号角。大批具有前瞻视角的服装制造企业响应号召,布局服装定制领域,更有层出不穷的定制工作室、合作或垂直的定制电商平台,甚至是推出单件定制的淘宝品牌,都在推动着中国服装定制产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而大数据、智能制造、3D试衣等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更让批量定制在如今成为了可能。

  本次论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浙江省经信委、中国服装协会主办。

  本报记者 杨汉水

  通讯员 叶斌杰


科技金融时报 【产经】 00004 服装大省谋划个性化规模定制 2017-06-20 2 2017年06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