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 4 月
1992年4月3日 通过兴建三峡工程决议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议案,并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由国务院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实施。
1990年4月4日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
1990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包括附件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附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图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自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1946年4月8日 “四八”烈士遇难
1946年4月8日,出席重庆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由重庆飞回延安向党中央报告和请示工作,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共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等同行。途中由于气候恶劣,能见度极差,飞机与地面失去联系,迷失方向。下午2时左右,在兴县黑茶山,飞机撞到山峰上,同行人员17人不幸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
1938年4月10日 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
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在延安七年半的时间里,鲁艺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培养了大批人才。鲁艺还创作了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并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影响。
2005年4月17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5年4月17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实施《总体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对于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950年4月19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指出,我们党已领导着全国的政权,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很容易危害人民的利益;领导者的地位,又容易产生骄傲情绪,拒绝批评,压制批评。为此,中共中央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1991年4月22~25日 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1991年4月22~25日,全国“八六三”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八六三”计划已实施5年,取得科技成果400多项,其中50多项达到国际上80年代中后期水平。会议宣读了邓小平为中国科技事业的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后,人民解放军迅即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4月23日,解放军解放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