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是个伪命题? 互联网初创企业进入新一轮洗牌期
见习记者 赖金鑫
当市场上的资金投入愈发谨慎,一大批依托热点发迹的互联网“烧钱”模式逐渐失效。提及现在的投资偏好,落户于科技型企业密集的杭州市青山湖科技城的诚合资本总经理李传超近日对记者说:“事实上每天都在改变。”
如果说以O2O、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模式创新是曾经的风口,那么随着“资本寒冬”的来临,具有真正应用能力与可操作性商业模式的投资项目正在成为李传超眼中的热点。
好项目其实并不愁钱
作为一家专注高新技术与新兴产业投资的创投机构,诚合资本成立于2009年,早期主要从事旅游、竹产业以及新材料的项目投资,随后开始进入VC领域,目前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数据以及文创公司等领域。2015年以来,随着所投资的超级课堂等几个项目落户杭州青山湖科技城,李传超开始带着几只重点基金频繁现身此处。
在他看来,资本跟着项目走,这是趋势也是必然。“最好的项目根本不愁融不到钱。”这是李传超常说的一句话。对他来说,投资就像是挖宝,挖宝的人从来不缺,少的永远都是宝藏,这在资本市场紧缩的时候也是一样。
“现在很多初创项目都在高喊‘资本荒’、‘资金荒’,但真正有价值的创业企业,在这时候其实更容易凸显出来,就像大浪淘沙一样。”
他做过一个简单的测算,这几年他愿意砸钱做的项目,其实都是市场上估值最高的。他觉得,有价值的创业团队依旧可以过得不错,反倒是投资人,面临的形势正变得不容乐观。
就像创业者们面对资金时心态很容易拿不稳,创投界这几年也在隐隐蔓延着一股“项目荒”的骚动。
王孝锔是浙大友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正是看中了青山湖科技城的资源、扶持政策以及园区环境,他从2015年开始带着公司的几只基金常驻这里,同样成了项目联动资本的典型代表。
回顾两三年前的投资形势,他不免感叹:“那是真正的融资繁荣期。所有人都在靠‘烧钱’吸引资本,O2O成为热词,一大批垂直电商平台疯狂涌现,这些都是2014~2015这几年间的事。”他说,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e洗车。
2015年3月10日,e洗车这个O2O项目高调融资2000万美元,一时间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移动互联网洗车平台。相关数据显示,e洗车早期日均新增用户量超过2万,业务员平均月薪8000元,多者甚至能够达到1.2万元。但在7个月后,这个玩得风生水起的洗车平台却突然倒闭,背后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资金链的断裂。
疯狂“烧钱”之后,下一轮融资却遥遥无期,没有投资人愿意为项目继续买单,这让e洗车成为“资本寒冬”的一个具象。
但在王孝锔看来,“资本寒冬”这个说法也许并不准确。与其说是资金开始变得紧张,毋宁说是投资人表现得愈发谨慎,“创投圈正在回归理性,这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这样的表现更符合商业本质。”
后“资本寒冬”的商业选择
“我现在的选择会变得更加专注。”王孝锔说。TMT、智能制造、泛娱乐这些项目都是浙大友创现在的主要发力点。比起面向C端的产品,他现在更看好布局B端用户的项目。
拿去年友创投资的一款物联网手持终端产品举例,这是一款四合一的pos机,集查、打订单、通讯、转账多种功能于一体,主要面向中小型快递公司。它简化了快递员的整个送货流程,目前已经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在产品A轮融资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介入。因为整个团队我们非常熟悉,很早就接触过,里面有北大毕业生,也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的。对这些创业者,我们有一个持续跟踪的过程,所以当他们开始第一次领头研发出这款产品的时候,我们没有多少犹豫就投了钱。”
产品是第一位的,但并不是唯一。王孝锔说自己更愿意对整个创业团队做综合性考察,只有了解了他们的发展规划、产品质量、整体格局,才能真正发现好的初创企业。
李传超对此持有相同的观点。中科点击是李传超在去年6月投资的一家专注“大数据分行业大应用”的初创型企业。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概念真正抓住了行业的痛点。大数据这个概念基本上已经被提烂了,但是怎样把它做好、让它进入应用领域,却很少有企业能够回答。
这一点,中科点击做到了。
在现在的汽车市场上,用户的评价和反馈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哪个消费群体喜欢什么样的车型?未来的消费偏好什么样?这些都需要大数据。
中科点击就是这样一家专注做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的创业公司。李传超介绍,他们的技术基础在于“它的数据源、数据抓取以及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200多个维度的分析,中科点击可以保证一个高质量的数据分析质量。它们提供的数据报告可以改变市场决策,也能直接影响制造过程。这家公司计划在2018年上市,将成为诚合投资项目中回报率极高的一个。
李传超说自己现在更偏好1975~1985年的创业者,在他投资的20多个项目中,领头人几乎都在40~45岁。
“这个年龄段的创业者资源更丰富,有阅历、够灵活,表现出的创业执着性也更高,所以成功率也更高。这些人格特质是创业者身上必不可少的东西,也是诚合资产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考量标准。”
当所谓的热点开始退潮,类似共享经济这样的模式创新已不能吸引投资人,“如何把新技术应用到新地方,做应用创新与服务创新,这样才能成为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李传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