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变身有机料 风风光光进超市
桐庐农家土肥半年来销售4.6万余包
![]() |
本报讯 昨天,杭州市采荷小区的洪大伯在世纪联华外海店购了两包“世外桃源”牌农家土肥。洪大伯说,他之前买过一包用来阳台种花种草,感觉效果蛮好。洪大伯手上这包肥料,产自桐庐,原材料则来自于桐庐农村有机生活垃圾。
据桐庐县环保局生态科科长葛丹介绍,从今年6月开始,这种有机垃圾变成的肥料,正式“登陆”了省内110多家世纪联华超市、大润发超市的货架。每包500毫升,售价6.6元,半年时间已销售4.6万余包。
据悉,桐庐县2012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2014年实现县内行政村全覆盖。村民的门口放置了黄、蓝两只垃圾桶。在桐庐方言中,“蓝”与“烂”谐音,蓝色垃圾桶里放置的就是可腐烂、可堆肥的有机垃圾。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小学生,都能清楚进行分类。
分类好的这些有机垃圾,被保洁员就近送到71个处理站点。垃圾在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的“肚子”里,只需4~7天,就变身肥料被“吐”了出来。一般10公斤垃圾进去,能“吐”出3公斤左右的肥料。再经一些技术处理和包装,就成了一个可以用来“滋补”花草、瓜果等的肥料产品了。
该产品“登陆”大超市后,已初步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据世纪联华超市供应商杨成波介绍,自产品上架以来,杭州市区的世纪联华和平店月均销售300多包,华商店有400多包。而联华全系统月均销售有5000多包,半年来总量达3万余包。杨成波说,现在是冬季,春夏才是播种的季节,肥料的销售旺季应该是在每年的3~5月份,明年可能会销售得更多。他还建议把现在这个肥料的“通用”产品,开发成相关系列产品,比如可以“滋补”植物、农作物花朵、叶子、根部的肥料。另外,包装上可分为大、中、小几个档次。这样,市民可根据不同需要购买,销售也会更好。
垃圾变肥料,既可减轻垃圾焚烧带来的环保压力。据测算,2016年与2015年同期相比,该县垃圾焚烧量下降20%左右。同时,还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垃圾运费,有机垃圾这部分现在不用再运到垃圾焚烧厂了,仅运费一年就可节约财政开支300来万元。还有4.6万余包的销售,也带来了一笔可观税收收入。
通讯员 钟兆盈 本报记者 王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