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医疗”分论坛昨举行
人工智能技术将助力精准医疗
本报讯 “未来,你想知道在网上出现的这个医生是什么资质,他有没有这样的从医资质,通过电子证照的查验就可以一清二楚。”11月17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智慧医疗”分论坛发表致辞时表示,我国全力推进“互联网+智慧医疗”发展,已取得积极成效。计划今年12月底前,实现临床诊疗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四统一”:统一病案首页书写规范、疾病分类编码、手术操作编码和医学名词术语。
会上,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阐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对未来医疗领域产生的影响。他表示,在安静环境下,百度大脑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7%,在医疗健康领域,百度医生是百度大脑在健康医疗领域的体现。
李彦宏提出,“互联网+医疗”分为四个层次:医疗的O2O服务,主要是将患者从线上分发引导到线下的合适诊疗场所;智能问诊服务,由电脑辅助医生作出相应判断,推动从医疗信息到医疗智慧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对基因和精准医疗数据的分析,更好地利用类似基因编辑这样的技术争取在常见病上有更多突破;在新药研发上,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模拟药品研发过程、降低研发成本、预测新药品的效果,推进制药变革。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表示,大数据能够对重大疾病进行有效监控,甄别需要精准防治的目标,而精准医疗是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源泉,为健康医疗领域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结构化的数据。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助力“精准”,大数据技术为精准医疗数据安全保驾护航,保障大数据的安全与可信服务,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为精准医疗成果最终惠民提供保障。
“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大大助力精准医疗的发展,最终实现精准医疗的目的,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对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未来,詹启敏充满了信心。
微医集团董事长廖杰远提出,通过互联网,培训家庭医生,建立“全科+专科”的服务体系,向患者提供连续的、主动的家庭健康服务,是助力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桐乡,去年,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在乌镇应运而生。今年,桐乡医疗资源融合覆盖全域,建成省、市、镇、村四级健康服务体系,构建互联协同大格局。此外,投资100亿元的乌镇智慧健康产业园顺势落成,将引入全球互联网医疗相关企业,推进产业集汇、体制突破和技术革命。未来,随着各种医疗大数据中心不断涌现,个人健康数据、临床业务数据、医疗机构经营与管理数据将成为“健康数据海洋”。
本报特派记者 林洁 孟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