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时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理财·保险】

买了保险中途退保会遭受较大损失 有些技巧可以减少利益受损

  不少有理财需求的人会配置长期型寿险。由于缴费期限长,购买长期型寿险通常需要承担高额保费。万一个人收入下降,或流动资金陷入困境,抑或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手头的保险已不再需要,退保也会成为不少人无奈的选择。只是,中途退保需要承担退保费用,而且保险公司只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说不定连本金都要不回来。那么,消费者中途退保到底需要承受多大损失,哪些技巧可以减少退保损失,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时间越短损失越大

  前几年需扣费用较多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投保时间越短,退保的损失就越大。以某大型寿险公司推出的一款长期寿险为例,25岁男性的年缴保费为1100元左右,缴费期限为20年,保额为30万元。如果投保人第1个保单年度末就退保,对应的现金价值只有区区300元,第2年为870元,第5年为5450元。一位寿险人士表示:“投保人1年之后就退保,扣除手续费等费用之后,可能连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投保人在前两年需要支付的管理费较多,包括体检、核保、保单制作等费用。此外,在第3到5个保单年度,保险公司向业务员提供的佣金递减,到5个保单年度之后,一般不再支付佣金,管理费用也减少。”

  可运用各种期限

  事前退保或延迟缴费

  各个长期寿险的退保损失额度有大有小,至于什么时候能够收回本金还得看具体的利益演示表,或者向业务员咨询。

  如果投保人只是因为资金问题导致保单“卡壳”,那就不用太过担心。首先,投保人有权利用保单中的“60天宽限交费期”推迟缴纳续期保费,投保人可以借此周转资金。如果60天内仍无法缴费,投保人还可以利用两年的宽限期,让保单处于失效状态,投保人可在具备交费能力时申请恢复保单,保单效力不变。

  业内人士还表示,有些长期型寿险产品设计有自动垫交保险费条款,如果保单现金价值大于应缴纳的当期保费和利息,且投保人事先又有此约定,保险公司会就会自动垫交应缴的续期保费。

  在保障方面做变动

  可减保也可转换保单

  除了可以通过延期缴费的方式让保单合同不至于终止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减保”。

  前述寿险人士介绍:“原先保障20年的,投保人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只保障10年,以缩短保险期,降低投保人的保费压力,另外还可享受原来保单上规定的各项保障。”上述人士还指出:“如果投保人是因为目前或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实力入不敷出,也完全可以通过降低保额的方式做到不退保。比如,投保人可要求保险公司将原有的30万元保障降为20万元,而对应年缴保费降低,这相当于部分退保。”

  有的投保人希望减少保费支出,同时又不希望降低保险的保障功能,即“既想降低保费,又想保留原有保障力度”,这种情况则可以通过“保单转换”功能调整保险计划,也就是将以前购买的比较昂贵的储蓄型保险,转换为保障型保险。

  所谓的保障型保险,就是钱交给保险公司之后就没有返还的那种。而与退保后再购买保险相比,“保单转换”的优势比较明显,即“新保单的投保年龄与原保单相同,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进行二次核保,并按照投保人初次投保时的核保等级来进行费率计算”。

  保单贷款也可减损

  前提是投资能力较强

  投保人在资金紧缺的处境下,可以利用保单的另一项功能“保单贷款”来盘活保费,避免直接退保所带来的损失。

  有一位消费者于去年12月花10万元投保了一份长期寿险,而今年5月该消费者由于资金周转不开,情急之下找到保单想找保险公司退保,以换取一些现金。可是保险公司告诉他:“此时退保,大约要损失20%的本金。”后来,他在保险业务员的建议下,申请了保单贷款。保单贷款的资金额度,保险公司会按照保单现金价值来折算。

  以一些长期寿险的条款为例,“最高借款金额不得超过本合同当时的现金价值扣除欠交保险费、借款及利息后余额的80%,借款期限为6个月。而在贷款利息方面,业内一般是年化5%~5.5%”。保单贷款满6个月后,投保人如果缴付了贷款利息,贷款期限还可以顺延,而保单效力在投保人持续缴费的前提下不受影响,即保险合同的保障责任不变。

  “保单之所以继续有效,是因为充当风险保费的是现金价值,只要剩余现金价值足够抵扣续交保费就行。”一位从事过保单贷款业务的人士说,这里也要求投保人有一定的投资能力,万一到期无法支付利息,且现金价值也被“扣光”,那保险合同就会随之终止。

  退保后再投保需要重新核保

  前面提到的一些“退保减损”的技巧,基本上不涉及到二次核保的问题。但退保后再投保,保险公司往往会对被保险人的资质进行二次审查,如果不符合要求就可能遭到拒保。

  具体而言,退保后由于被保险人彻底脱离了原有的保险合同,此后被保险人的身体状况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是保险公司不知情的。如果退保后发生了重大疾病或其他情形,保险公司必须通过二次核保来确定其是否符合保障标准。此外,长期寿险的费率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年龄越大出险概率越高,对应的保费标准也就越高,被保险人便会因年龄的增长而多交保险费。李驰


科技金融时报 【理财·保险】 00007 买了保险中途退保会遭受较大损失 有些技巧可以减少利益受损 2016-09-23 2 2016年09月23日 星期五